无俗轩
宋 · 郑刚中
轩前叠小山,山下生新竹。
秀色逗幽光,都作轩窗绿。
公来坐其上,更置一株玉。
岸巾人亦凉,意饱不须肉。
落屑随飞香,是中安有俗。
秀色逗幽光,都作轩窗绿。
公来坐其上,更置一株玉。
岸巾人亦凉,意饱不须肉。
落屑随飞香,是中安有俗。
拼音版原文
注释
轩:窗户前面。叠:堆积。
小山:小型山景。
生:生长。
新竹:新生的竹子。
秀色:美丽的景色。
逗:吸引。
幽光:幽静的光芒。
轩窗:窗户。
公:您(尊称)。
更置:再放置。
玉:比喻珍贵或美好的事物,此处指玉竹。
岸巾:披在岸边的头巾,形容人闲适。
人亦凉:人也感到清凉。
意饱:心意满足。
落屑:竹叶碎屑。
飞香:飘散的香气。
俗:世俗。
翻译
轩前堆砌了一座小山,山下生长着新竹。翠绿的景色吸引着幽静的光芒,全部化为轩窗间的绿色装饰。
您来了,坐在那上面,又添置了一株玉竹。
岸边披着头巾的人也感到清凉,心意满足,无需更多食物。
竹叶飘落的碎屑伴随着香气,这里哪里会有世俗之气呢?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清雅的文人逸致画面。"轩前叠小山",展现了主人在轩舍前精心布置的景致,小山虽小,却足以营造出宁静的氛围。"山下生新竹",新竹的生长寓示生机与活力,为轩前增添了几分清新和翠绿。
"秀色逗幽光",写出了竹子的秀美色泽在幽静的环境中闪烁,仿佛与光线共舞,增添了空间的艺术感。"都作轩窗绿",进一步强调了竹子的翠绿映入轩窗,使得整个空间都被绿色包围,显得格外宜人。
"公来坐其上",主人邀请友人前来共享这份宁静,"更置一株玉",以玉比喻竹子的洁白无瑕,增添了高洁的意味。"岸巾人亦凉",竹林带来的清凉让人心情舒畅,即使没有丰盛的食物,也能感到满足。
最后两句"落屑随飞香,是中安有俗",通过飘落的竹叶和竹香,暗示这里没有世俗的纷扰,只有自然的纯净和高雅的气息。整首诗以简练的笔触,表达了诗人对无俗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的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