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晓
宋末元初 · 方回
春空蒸小雨,漠漠复纷纷。
枯石皆生水,平田亦出云。
气温衾暗觉,声细枕微闻。
今日迎人马,西郊草欲薰。
枯石皆生水,平田亦出云。
气温衾暗觉,声细枕微闻。
今日迎人马,西郊草欲薰。
拼音版原文
注释
蒸:形容雨点细小如蒸气般弥漫。漠漠:形容雨密密麻麻的样子。
纷纷:形容雨下得杂乱无章。
生水:指石头因雨水滋润而显现出湿润。
出云:形容田野上云雾缭绕。
衾暗:形容夜晚被子给人的阴冷感觉。
声细枕微闻:指雨声虽小但能清晰听到。
草欲薰:形容草香浓郁,有熏陶之意。
翻译
春天的天空中弥漫着细小的雨滴,密密麻麻又纷纷扬扬。干涸的石头上都渗出了水,平坦的田野上也升腾起云雾。
夜晚的气温下降,让人感觉被暗淡的被子包裹,只有细微的雨声在枕边轻轻响起。
今天在城西郊外,草地上的草香似乎要熏染了迎接客人的马匹。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日细雨的生动画面,通过精妙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细腻观察和深厚情感。
“春空蒸小雨,漠漠复纷纷。”这两句勾勒出春天阴霾天气,小雨如织,不断地落下,给大地带来了生机与湿润。诗人巧用“蒸”字形容细雨的氛围感,也表现了春日多变的气候。
“枯石皆生水,平田亦出云。”这里写出了雨后的景象,连枯燥的石头都渗透了水分,显得异常湿润。平坦的大地则如同能呼吸的生命体,从中升腾起迷雾,仿佛大自然在进行着一场无声的对话。
“气温衾暗觉,声细枕微闻。”诗人进一步描绘了雨后的温暖与静谧,通过被窝中的感觉来传递春夜的宁静。细雨的声音轻柔得如同摇篮曲,让人在睡梦中也能感受到外界的和煦。
“今日迎人马,西郊草欲薰。”最后两句则转向了现实生活,描写了一场小雨过后,人们外出时的情景。诗中的“西郊”可能是某个特定的地点,而“草欲薰”则预示着春天的到来,一切生长之物都充满了活力。
整首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淡远,是对春日细雨美好的描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