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青莲分韵得春字
与师贪论安心法,门外飞花送却春。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禅意的画面。首句“四面山围故故青”以山为背景,渲染出一种深邃而静谧的氛围。山色苍翠,给人以视觉上的享受和心灵上的宁静。次句“茶烟榻畔坐忘身”则将读者带入一个更为内省的空间,通过品茶这一日常活动,诗人达到了忘我的境界,仿佛与外界的一切都暂时隔绝,只剩下内心的平静与和谐。
“与师贪论安心法”一句,揭示了诗人的精神追求。在与高僧的交流中,探讨如何在纷扰的世间保持内心的平静与安宁,这种对“安心法”的渴望,体现了诗人对精神层面的深刻思考和追求。最后,“门外飞花送却春”以自然界的春花飘落,象征着时光的流逝和生命的无常,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时间的敏感感知以及对生命短暂的感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生活和内心世界的独特感悟,以及对人生意义的深入探索。
词语解释
安心的意思:[释义](1) (动)存心;居心。 (2) (形)心情安定。 [构成]动宾式:安|心 [例句]安心工作。(作谓语)安心地玩吧!时间还早。(作状语)...
飞花的意思:(1).落花飘飞。 唐 韩翃 《寒食》诗:“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2).飘飞的落花。 明 顾大典 《青衫记·茶客娶兴》:“你掩泪含羞辞别去,似飞花逐水悠悠,萧萧孤影向谁投。”(3).比喻飘飞的雪花。 宋 苏辙 《上元前雪三绝句》之一:“不管上元灯火夜,飞花处处作春寒。”(4).纺织时飞散的棉花纤维。...
故故的意思:(1).屡屡;常常。 唐 杜甫 《月》诗之三:“时时开暗室,故故满青天。” 仇兆鳌 注:“故故,犹云屡屡。” 元 李裕 《次宋编修显夫南陌诗四十韵》:“时时伤往事,故故寄新篇。” 苏曼殊 《东居杂诗》之一:“却下珠帘故故羞,浪持银蜡照梳头。”(2).故意;特意。 宋 徐铉 《九月三十夜雨寄故人》诗:“别念纷纷起,寒更故故迟。” 清 黄遵宪 《己亥杂诗》之七三:“衔雏燕子浑无赖,眼见人瞋故故飞。”(3).象声词。鸟鸣声。 唐 白居易 《人定》诗:“谁定教鸚鵡,故故语相惊。” 宋 陆游 《晚起》诗...
四面的意思:◎ 四面 sìmiàn[all around;on all four sides] 东、南、西、北四个方面,泛指周围四面受敌...
忘身的意思:奋不顾身;置生死于度外。 汉 贾谊 《治安策》:“故化成俗定,则为人臣者,主耳忘身,国耳忘家。” 三国 蜀 诸葛亮 《前出师表》:“然侍卫之臣不懈於内,忠志之士忘身於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於陛下也。” 宋 苏轼 《赐太师文彦博乞致仕不许批答》:“其所以忘身徇国,捨逸就劳者,岂有求而然哉!”...
心法的意思:(1).佛教语。指经典以外传受之法。以心相印证,故名。 唐 李华 《润州天乡寺故大德云禅师碑》:“自 菩提达摩 降及 大照禪师 ,七叶相乘,谓之七祖,心法传示,为最上乘。” 宋 叶梦得 《石林诗话》卷中:“﹝ 俞紫芝 ﹞少有高行,不娶,得浮图心法,所至翛然,而工于作诗。”《醒世恒言·薛录事鱼服证仙》:“自然神仙一辈,叫做会中人,再不消甚么口诀,甚么心法,都只是一笑而喻。”(2).对色法而言,即指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末那识、阿赖耶识等八种心法。(3).泛指授受的重要心得和方法。 宋 朱...
烟榻的意思:亦作“烟榻”。烟床。《黑籍冤魂》第七回:“到了夜间,东也一张烟榻,西也一个烟铺,烟灯点得透亮,一星星倒像鬼火。”《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一○五回:“ 承辉 却拉了 龙光 出去,到茶堂外面,看各野鷄妓女,逗着谈笑,良久,才到烟榻前去。” 朱自清 《择偶记》:“祖母常常躺在烟榻上讲那边的事。”参见“ 烟牀 ”。...
坐忘的意思:道家谓物我两忘、与道合一的精神境界。《庄子·大宗师》:“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於大通,此谓坐忘。” 郭象 注:“夫坐忘者,奚所不忘哉!既忘其迹,又忘其所以迹者,内不觉其一身,外不识有天地,然后旷然与变化为体而无不通也。” 唐 孟浩然 《游精思题观主山房》诗:“渐通玄妙理,深得坐忘心。” 清 钱谦益 《<颜子疏解>叙》:“不违仁者三月也,不违如愚者终身也。忘仁义,忘礼乐,而至于坐忘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