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送毛秋岑赏析

送毛秋岑

清 · 戴亨
野水经霜镜远空,西峰过雨翠崇隆。
正期蜡屐寻僧舍,无那蒲帆返桂丛。
昔日烟霞诗社在,扁舟蓑笠酒人同。
燕台应念羁愁客,翘首南云望雁鸿。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充满诗意的山水画卷,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之美与人文情感的交融。

首联“野水经霜镜远空,西峰过雨翠崇隆”以“野水”、“霜镜”、“远空”、“西峰”、“过雨”、“翠崇隆”等意象,营造出一幅静谧而富有生机的画面。霜后的湖面如明镜般清澈,远处的天空宁静而深远;西边的山峰在雨水的洗礼后,呈现出一片翠绿,显得格外生动。

颔联“正期蜡屐寻僧舍,无那蒲帆返桂丛”则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友情的珍视。他期待着穿上木屐,去探访僧侣的居所,享受那份宁静与超脱;然而,现实却让他不得不乘着蒲草制成的帆船,返回桂树丛生的地方,暗示了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

颈联“昔日烟霞诗社在,扁舟蓑笠酒人同”追忆往昔,诗人与朋友们在烟霞缭绕的环境中,共同饮酒赋诗,共享快乐时光。这不仅是一份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也是对友情和艺术追求的颂扬。

尾联“燕台应念羁愁客,翘首南云望雁鸿”则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之情。燕台,此处借指友人所在之地,诗人想象着友人在南云之下,望着大雁与鸿鹄,心中应是充满了对远方朋友的牵挂与思念。这一句将个人的情感融入更广阔的时空之中,使得整首诗的情感更加深沉和丰富。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和对友情、理想与现实关系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情感世界,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