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庐山简寂观重道者
唐 · 李中
忆昔采芝庐岳顶,清宫常接绛霄人。
玉书闲展石楼晓,瑶瑟醉弹琪树春。
惟恨仙桃迟结实,不忧沧海易成尘。
似醒一梦归凡世,空向彤霞寄梦频。
玉书闲展石楼晓,瑶瑟醉弹琪树春。
惟恨仙桃迟结实,不忧沧海易成尘。
似醒一梦归凡世,空向彤霞寄梦频。
拼音版原文
鉴赏
这首诗是一位唐代诗人的作品,通过对昔日采芝行走于岳顶的回忆,表达了诗人对于仙界生活的向往和现实中的不满。诗中充满了超脱尘世、追求高洁精神境界的情感。
首句“忆昔采芝庐岳顶”通过对过去采集仙草之事的回忆,展开了诗人的思绪。"清宫常接绛霄人"则描绘了一种超凡脱俗的生活场景,其中“清宫”指的是神仙居住的地方,“绛霄人”则是仙界中的人物。
在“玉书闲展石楼晓,瑶瑟醉弹琪树春”两句中,诗人通过对玉书的翻阅和瑶瑟(一种古代乐器)的演奏,表达了自己对于高雅生活的向往。“玉书”象征着仙界中的经典或秘籍,“石楼晓”给人以清新脱俗之感;“瑶瑟醉弹琪树春”则描绘了一种在美好春光中沉浸于音乐之中的仙境。
然而,诗人的情感并非完全乐观,"惟恨仙桃迟结实,不忧沧海易成尘"表达了对仙界桃果迟迟不成熟的遗憾,以及对于凡世沧海(比喻人生)容易变幻无常的感慨。
最后,“似醒一梦归凡世,空向彤霞寄梦频”两句则表达了诗人似乎从仙境的美梦中苏醒,回到现实世界后的无奈与留恋之情。"彤霞"通常象征着高远而难以触及的理想,“寄梦频”则是诗人将自己的梦想和希望寄托于那些看似可望但又不可即的幻影之中。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仙界生活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超脱凡尘、追求永恒不变美好境界的情感,以及面对现实时的无奈和留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