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砧短述
明 · 胡俨
凉风袅袅天宇清,寒蝉无声促织鸣。
邻家入夜动砧杵,正是满空秋月明。
明月高悬雨初歇,闺中白练新如雪。
才闻遽使客心惊,断续更阑转凄切。
老夫蒙恩有赐衣,授衣不起故园思。
即今幸逢太平世,古来多寄边城儿。
邻家入夜动砧杵,正是满空秋月明。
明月高悬雨初歇,闺中白练新如雪。
才闻遽使客心惊,断续更阑转凄切。
老夫蒙恩有赐衣,授衣不起故园思。
即今幸逢太平世,古来多寄边城儿。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秋季夜晚的宁静与凄美,通过凉风、秋月、砧杵声等意象,营造出一种深沉而略带哀愁的氛围。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景色与人物情感的交融。
首句“凉风袅袅天宇清”,开篇即点明季节与环境,凉风轻拂,天空澄净,为全诗奠定了清冷的基调。接着“寒蝉无声促织鸣”一句,以寒蝉的沉默反衬出促织的活跃,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寂静与生机。
“邻家入夜动砧杵,正是满空秋月明”两句,将画面拉近,描绘了邻家妇女在月光下捣衣的情景,捣衣声与秋月的明亮形成对比,既表现了劳动的辛劳,也暗示了思乡之情。
“明月高悬雨初歇,闺中白练新如雪”则将视角转向闺房,月光下的白练如同初雪般洁白,不仅描绘了衣物的质地,也象征着女子内心的纯净与对远方亲人的思念。
“才闻遽使客心惊,断续更阑转凄切”两句,通过听到捣衣声后内心的感受,表达了对远方亲人的深切思念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情感由静转动,更加触动人心。
最后,“老夫蒙恩有赐衣,授衣不起故园思”两句,老者因得到皇帝赐衣而起思乡之情,体现了古代社会中对故乡的深厚情感以及对皇恩的感激。
“即今幸逢太平世,古来多寄边城儿”则以今昔对比,表达了对当前和平时代的庆幸,同时也暗含对边疆战士的同情与敬仰,体现了诗人对国家安宁与人民幸福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绘,展现了秋季夜晚的独特魅力,以及人们内心深处的思乡之情和对和平生活的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