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坞草堂新成杂兴十二首(其九)
明 · 顾璘
茅庐寂寂倚双峰,懒散无心拟卧龙。
阶下水流分细涧,檐前云宿拥高松。
何颙独有谈禅癖,阮籍偏于作吏慵。
早识人间行路恶,肯因书剑误明农。
阶下水流分细涧,檐前云宿拥高松。
何颙独有谈禅癖,阮籍偏于作吏慵。
早识人间行路恶,肯因书剑误明农。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顾璘的《松坞草堂新成杂兴十二首(其九)》描绘了一幅静谧而闲适的山居生活画面。首句“茅庐寂寂倚双峰”,以寂静的茅屋和倚靠的双峰,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的隐逸氛围。次句“懒散无心拟卧龙”,诗人自比为懒散的卧龙,流露出不求仕途、享受宁静的心境。
接下来,“阶下水流分细涧,檐前云宿拥高松”两句,通过细致入微的观察,描绘了流水潺潺、云雾缭绕的自然景象,展现了草堂周围的清幽环境。诗人寓情于景,表达了对这种隐居生活的喜爱。
“何颙独有谈禅癖,阮籍偏于作吏慵”借用了何颙好谈禅、阮籍厌倦官场的典故,表明自己也有类似的倾向,更愿意沉浸在禅定与自然之中,而非热衷于世俗的政务。
最后,“早识人间行路恶,肯因书剑误明农”表达了诗人对世事的洞察,认识到人世的艰辛,因此不愿因追求功名利禄而耽误了农耕生活,体现出淡泊名利的人生态度。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清新自然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事的超脱,体现了明代士大夫在乱世中的内心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