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前韵论王荆公
明 · 吴琏
倾国荆公法屡更,民愁何处有坚城。
阴阳交处世常泰,律吕调时音自鸣。
积货共知为毒手,伐辽谁识是深情。
庸医错用乌头药,万死无能见一生。
阴阳交处世常泰,律吕调时音自鸣。
积货共知为毒手,伐辽谁识是深情。
庸医错用乌头药,万死无能见一生。
鉴赏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吴琏所作,名为《用前韵论王荆公》。诗中对王安石(荆公)的变法政策进行了深刻的反思与评价。
首句“倾国荆公法屡更”,开篇即以“荆公”指代王安石,点明其改革之举虽为国家之重,却频遭变动,暗示了改革之路的艰难与复杂。
“民愁何处有坚城”一句,形象地描绘了民众在变革中的困惑与不安,如同找不到坚固的城墙庇护,表达了对民生疾苦的关注。
“阴阳交处世常泰,律吕调时音自鸣”运用自然界的和谐景象来比喻社会秩序的稳定,以及事物发展的自然规律,强调了平衡与和谐的重要性。
“积货共知为毒手,伐辽谁识是深情”则揭示了改革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弊端与误解,批评了某些举措可能带来的负面后果,同时也对王安石的深谋远虑表示了一定的理解和同情。
“庸医错用乌头药,万死无能见一生”以医疗比喻政治决策,指出错误的决策可能导致严重的后果,即使付出巨大代价也难以挽回,强调了正确决策的重要性。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王安石变法的深刻反思,既表达了对改革者勇气与决心的敬佩,也提出了对改革过程中的问题与挑战的深入思考,体现了诗人对历史与现实的独到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