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赠吕无求县丞约游嵩少赏析

赠吕无求县丞约游嵩少

宋 · 饶节
白葛乌纱松径遥,溪声激激雨萧萧。
乐山乐水自仁智,争利争名渠市朝。
今日不须沽酒引,他年岂待作诗招。
悬知三十六峰下,祗么相寻共寂寥。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深邃的山水画卷。诗人以“白葛乌纱松径遥”开篇,通过“白葛乌纱”这一服饰细节,营造出一种清雅脱俗的氛围,暗示了诗人的高洁品格和对自然的向往。“松径遥”则进一步渲染了山林的深远与静谧,为后续的景物描写奠定了基调。

“溪声激激雨萧萧”两句,运用拟声词“激激”和“萧萧”,生动地描绘了溪流的湍急和风雨的凄凉,营造出一种自然界的动态美,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波澜与思考。

“乐山乐水自仁智,争利争名渠市朝”这两句,诗人将自然之美与世俗之纷争进行对比,表达了对自然和谐与内心平静的向往,以及对功名利禄的淡泊态度。这里,“乐山乐水”象征着心灵的归宿,“仁智”则体现了高尚的人格追求,“争利争名”与“市朝”则代表了世俗的喧嚣与功利。

“今日不须沽酒引,他年岂待作诗招”两句,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诗人表示,无需借助酒的诱惑或诗的召唤来吸引朋友,因为真正的友谊和志趣相投是无需刻意追求的。这不仅体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也反映了他对生活本质的深刻理解。

最后,“悬知三十六峰下,祗么相寻共寂寥”两句,诗人预见到在遥远的山峰之下,与朋友共同寻找的将是那份与世隔绝的宁静与孤独。这里的“寂寥”并非贬义,而是对远离尘嚣、心灵深处的宁静状态的赞美,体现了诗人对简单纯粹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和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美好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