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秋风叹一章感庭中古木也赏析

秋风叹一章感庭中古木也

明 · 郭之奇
秋风不静秋树喧,瑟瑟萧萧动我门。
秋气长含终古恨,愁悲那复此时论。
秋树独深君子叹,悲回惜往倍销魂。
物象多年殊故色,悽凉即事了晨昏。
秋风偏向空庭入,古木婆娑亦共翻。
无多零叶随风转,应许孤枝寄日温。
叶畏风寒枝暖日,此中有雠兼有恩。
始知肃杀非天意,使秋摇落使秋存。

鉴赏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郭之奇所作,名为《秋风叹一章感庭中古木也》。诗中描绘了秋风与秋树之间的互动,以及由此引发的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

首句“秋风不静秋树喧”,以动态的秋风反衬出秋树的喧闹,暗示了秋天特有的萧瑟氛围。接着,“瑟瑟萧萧动我门”一句,将秋风的声响与诗人内心的触动联系起来,营造了一种深沉而哀伤的氛围。

“秋气长含终古恨,愁悲那复此时论”两句,进一步深化了诗人的思绪,将对秋的感慨上升为一种永恒的遗憾和无尽的忧愁。诗人似乎在说,这种愁绪不仅仅是眼前的景象引发的,而是蕴含着更深远的历史和情感的积淀。

“秋树独深君子叹,悲回惜往倍销魂”中,“君子叹”不仅指出了诗人对秋树的感慨,也暗含了对历史人物或理想追求者的怀念。诗人通过“悲回惜往”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和惋惜,使得整首诗的情感更加丰富和深刻。

“物象多年殊故色,悽凉即事了晨昏”则将目光从自然景观转向时间的流逝,强调了岁月变迁中的不变与变化,以及在这样的变化中感受到的凄凉与无奈。

“秋风偏向空庭入,古木婆娑亦共翻”描绘了秋风与古木的互动,既展现了自然界的和谐共生,也暗示了人在自然面前的渺小与依存。

“无多零叶随风转,应许孤枝寄日温”通过零叶的飘零与孤枝的温暖形成对比,象征着生命中的孤独与希望,以及在逆境中寻找温暖与支撑的力量。

“叶畏风寒枝暖日,此中有雠兼有恩”这一句巧妙地将自然现象与人的情感相联系,通过叶子对风寒的畏惧与枝条给予的温暖,隐喻了人与人之间复杂的情感纠葛,既有仇恨也有恩情。

最后,“始知肃杀非天意,使秋摇落使秋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法则的理解,认为秋天的凋零并非天意的残酷,而是自然循环的一部分,充满了生命的智慧与和谐。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时间、人生等主题的感悟,情感丰富,寓意深远,体现了明代文人对于自然美的欣赏和对生命意义的探索。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