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叹(其五)
唐 · 李涉
关东病儒客梁城,五岁十回逢乱兵。
烧人之家食人肉,狼虎炽心都未足。
城里愁云不开城,城头野草春还绿。
五十馀年忠烈臣,临难守节羞谋身。
堂上英髦沈白刃,门前舆隶乘朱轮。
千古伤心汴河水,阴天落日悲风起。
烧人之家食人肉,狼虎炽心都未足。
城里愁云不开城,城头野草春还绿。
五十馀年忠烈臣,临难守节羞谋身。
堂上英髦沈白刃,门前舆隶乘朱轮。
千古伤心汴河水,阴天落日悲风起。
翻译
一位困顿的文人在梁城作客,五年内遭遇了十次战乱的侵袭。战火中,人们烧毁房屋,甚至以人为食,连凶猛的狼虎之心也感到不足。
城中的愁云笼罩,即使春天来临,城头的野草依旧翠绿。
作为五十多年的忠诚官员,他面临危难时坚守节操,耻于只为自身打算。
家中厅堂上英雄豪杰英勇赴死,门前仆役乘坐华丽的马车。
千百年来,汴河的水声令人感伤,阴沉的天空、落日和悲凉的风声交织在一起。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战争带来的惨状和人民的深重苦难。"关东病儒客梁城,五岁十回逢乱兵"两句表明诗人所在之地频繁遭受战乱之害,即使是幼小的孩童也无法幸免。"烧人之家食人肉,狼虎炽心都未足"则形象地揭示了战争中的人性沦丧和野兽般的残忍。
"城里愁云不开城,城头野草春还绿"一句反映了城中居民的忧虑与外界隔绝的无奈,同时城头上的野草依旧繁盛,形成鲜明对比,显示出自然界对人类悲剧的冷漠。"五十馀年忠烈臣,临难守节羞谋身"表达了诗人对于那些即使在困境中仍坚守节操、为国捐躯的忠诚之士的敬意。
"堂上英髦沈白刃,门前舆隶乘朱轮"可能暗示着某种审判或处决的情景,而"千古伤心汴河水,阴天落日悲风起"则是诗人对于历史上的苦难和现实中的不幸的深切感慨。整首诗通过对比和反差的手法,强烈地表达了作者对于战争与苦难的愤懑之情和对于英雄忠诚之士的赞美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