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病起晓步东园二首(其二)
宋 · 杨万里
病起乌藤强自扶,三三径里晓晴初。
莺声只在花梢近,行去行来不见渠。
莺声只在花梢近,行去行来不见渠。
注释
病起:病愈后。乌藤:一种攀缘植物,常用于制作拐杖。
强自扶:勉强支撑自己站立。
三三径:形容小路曲折。
晓晴初:清晨刚放晴的时候。
莺声:黄莺的鸣叫声。
花梢:花枝的末端。
近:附近,这里指声音近在耳边。
不见渠:没有看见它(指黄莺)。
翻译
病愈后勉强扶着乌藤起身,清晨时分走在弯曲的小路上。黄莺的歌声似乎只在花枝间回荡,我来来回回却见不到它。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日清晨的田园风光。诗人在初夏之际,刚从病中恢复过来,用乌藤作拐杖自行扶持,这个细节传递出一种虚弱但坚强不屈的情感。三三径里,即是曲折小路上,三三两两的步履声中透露出一种悠闲和宁静。晓晴初,则是描绘了清晨的天气,阳光初照,春意盎然。
莺歌燕舞,只闻其声,不见其形,显得诗人对自然界的细腻感受和深厚情感。这不仅仅是一种听觉上的享受,更是心灵上的触动。花梢近,则更增添了一份温馨与亲昵之感。
最后一句“行去行来不见渠”,则透露出诗人对现实世界的疏离和超然。在他眼中,虽有行走的人影,却如同虚幻,不见真实的河流。这里的“渠”字,或许并非仅指河流,而是比喻着生命中的某种缺失或不真实的东西。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世界的宁静与孤独,同时也透露出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