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山怪松
天东稍喜无碑读,踏雪还来看怪松。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书生在龙山欣赏怪松的情景,充满了文人雅士的闲适与自然之美的融合。
首句“自笑书生骨相穷”,以自嘲的口吻开始,书生因自己的身份和处境而感到些许无奈或幽默。这里的“骨相”不仅指外貌,也暗含了命运、气质等多重含义,表达了书生对自己命运的感慨。
次句“倒骑驴看两三峰”,形象地展现了书生的独特行径——倒骑着驴,悠闲地观赏着山峰。这种不拘一格的行动方式,体现了他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态度。
接着,“天东稍喜无碑读”,可能是指书生对东边天空中没有碑文的景象感到欣喜。这里“无碑读”可能是一种隐喻,意指书生在自然中寻找精神寄托,而非依赖文字记载的传统知识。这反映了他对自然之美的独特感悟和对传统束缚的超越。
最后,“踏雪还来看怪松”,则点明了诗的主题——怪松。书生在雪地里再次探访怪松,表现了他对这一自然奇观的深深喜爱和反复探索的精神。怪松在这里不仅是自然景观的象征,也是书生内心世界的一种映射,代表了他对独特、不同寻常事物的追求和欣赏。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书生在龙山的所见所感,展现了他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传统束缚的超越,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
词语解释
骨相的意思:(1).指人或动物的骨骼、形体、相貌。 唐 韩愈 《韶州留别张端公使君》诗:“久钦 江总 文才妙,自叹 虞翻 骨相屯。” 清 黄遵宪 《度辽将军歌》:“人言骨相应封侯,恨不遇时逢一战。”(2).指花木枝干的姿态。 宋 杨万里 《芭蕉》诗:“骨相玲瓏透入窗,花头倒挂紫荷香。” 茅盾 《樱花》:“它没有梧桐那样的癞皮,也不是桃树的骨相,自然不是枫--因为枫叶照眼红的时候,它已经零落了。”(3).内里;实质。《醒世恒言·两县令竞义婚孤女》:“常言道:佛是金装,人是衣装。世人眼孔浅的多,只有皮相,没有骨相。...
还来的意思:归来,回来。《楚辞·天问》:“何往营班禄,不但还来。” 唐 杜甫 《课小竖锄斫舍北果林枝蔓荒秽净讫移床》诗之三:“日斜鱼更食,客散鸟还来。” 映泉 《白云深处》:“让他去,反正人家会还来的。”...
两三的意思:几个。表示少量。《乐府诗集·相和歌辞九·相逢行》:“兄弟两三人,中子为侍郎。” 唐 皎然 《舟行怀阎士和》诗:“相思一日在孤舟,空见归云两三片。” 元 萨都剌 《秋词》:“清夜空车出 建章 ,紫衣小队两三行。” 老舍 《骆驼祥子》一:“两三个星期的工夫,他把腿溜出来了。”...
三峰的意思:(1).三山峰。指 华山 之 莲花 、 毛女 、 松桧 三山峰。 唐 陶翰 《望太华赠卢司仓》诗:“行吏到 西华 ,乃观三峰壮。”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四本第三折:“泪添九曲 黄河 溢,恨压三峰 华岳 低。”(2).三山峰。指 江苏 三茅山 之 大茅 、 中茅 、 小茅 三山峰。 唐 陆龟蒙 《寄茅山何威仪》诗之二:“大小三峰次 九华 ,灵踪今尽属 何 家。”(3). 华州 之代称。《敦煌曲子词·菩萨蛮》:“鑾驾在三峰,天同地不同。” 前蜀 韦庄 《秦妇吟》:“明朝晓至三峰路,百万人家无一户...
生骨的意思:(1).主骨骼的生长。《管子·水地》:“髀生膈,肺生骨。”(2).迷信谓兆示长寿的骨相。《三国志·魏志·管辂传》:“ 輅 曰:‘吾额上无生骨,眼中无守精……此皆不寿之验。’”...
书生的意思:[释义](名)读书人。 [构成]偏正式:书(生 [例句]他是白面书生。(作宾语)[同音]舒声...
踏雪的意思:◎ 踏雪 tàxuě[walk in snow to have a good view] 行走在雪地上踏雪寻梅...
笑书的意思:指记载笑话的书籍。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谐隐》:“ 魏文 因俳説以著笑书, 薛综 凭宴会而发嘲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