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梅幽禽
微风散寒香,上有幽栖禽。
扁舟载我来,春色不用寻。
驱童贳村酒,老瓦随意斟。
兴酣岸乌巾,大啸唤老林。
明月在青天,霜气袭衣襟。
归来草堂静,独坐弹鸣琴。
拼音版原文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竹林梅花图,以清新淡雅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之美。首句“梅花出修竹”点明了环境的静谧与高洁,梅花在修长的翠竹间绽放,映照在清澈溪流中,显得格外清幽。接着,“微风散寒香”写出了梅花的芬芳随着微风飘散,为画面增添了诗意。
“上有幽栖禽”一句,通过描写栖息在梅花枝头的鸟儿,进一步渲染了宁静的氛围。诗人乘着扁舟前来,感叹“春色不用寻”,表明他已经沉浸在自然的春意之中。接下来,诗人享受乡村生活,让童子买酒,随意地斟满老瓦杯,尽显闲适之情。
“兴酣岸乌巾,大啸唤老林”两句,诗人情绪高涨,放声大笑,仿佛能唤醒沉睡的森林,显示出他的豪放不羁。然而,月升天际,霜气袭人,诗人回归静谧的草堂,独自抚琴,琴音与月色相映,更添了几分孤寂与深沉。
总的来说,王冕的《竹梅幽禽》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场景,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超脱尘世的追求,以及在静谧中寻找内心宁静的生活态度。
词语解释
扁舟的意思:◎ 扁舟 piānzhōu[small boat;skiff] 小船一叶扁舟扁舟寻钓翁。——唐· 李白《还山留别金门知己》...
不用的意思:◎ 不用 bùyòng[need not] 用不着,不必不用你管这事你留步吧,不用下去了...
草堂的意思:◎ 草堂 cǎotáng[thatched cottage] 草庐。隐者所居的简陋茅屋...
春色的意思:◎ 春色 chūnsè(1) [spring scenery]∶春天的景色(2) [happy expression]∶指脸上的喜色...
村酒的意思:农家自酿的酒。 唐 白居易 《村中留李三宿》诗:“村酒两三盃,相留寒日暮。” 元 张可久 《朝天子·山中杂书》曲:“洞口渔舟,桥边村酒,这清閒何处有?”《水浒传》第二三回:“酒家道:‘俺家的酒,虽是村酒,却比老酒的滋味。’”...
独坐的意思:(1).一个人坐着。旧题 汉 李陵 《答苏武书》:“独坐愁苦,终日无覩。” 唐 王维 《竹里馆》诗:“独坐幽篁里,弹琴復长啸。” 清 方文 《宛陵雨中访蔡四芹溪》诗:“与其独坐愁心烦,何如赤脚著短褌。”(2).专席而坐。亦谓骄贵无匹。《后汉书·宣秉传》:“ 光武 特詔御史中丞与司隶校尉、尚书令会同并专席而坐,故京师号曰‘三独坐’。”《后汉书·宦者传·单超》:“其后四侯转横,天下为之语曰:‘ 左 回天, 具 独坐, 徐 卧虎, 唐 两墯。’” 李贤 注:“独坐言骄贵无偶也。”(3). 唐 人因《后汉书...
风散的意思:(1).谓如风消散。《后汉书·刘陶传》:“今三郡之民皆以奔亡,南出 武关 ,北徙 壶谷 ,冰解风散,唯恐在后。”(2).风教散播。《晋书·文苑传·李充》:“泽洽而濡,化流风散,比屋同尘而人罔僭乱。” 风吹散。 唐 储光羲 《临江亭五咏》之二:“潮生 建业 水,风散 广陵 烟。” 唐 韦应物 《陪王卿郎中游南池》诗:“露浥荷花气,风散柳园秋。”...
归来的意思:◎ 归来 guīlái[return] 返回原来的地方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巾。——宋· 张俞《蚕妇》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唐· 杜甫《兵车行》...
老瓦的意思:指老瓦盆。 宋 林景熙 《渔舍观梅》诗:“影落寒磯和雪钓,香浮老瓦带春斟。” 清 吴锡麒 《折桂令·述怀》曲:“倾老瓦醉来白酒,卧芦花稳过黄紬。”参见“ 老瓦盆 ”。...
老林的意思:(1).古老的森林。 清 严如熤 《老林说》:“ 滇 、 黔 、两 粤 、 陇 、 蜀 之边何处无老林。”《清史稿·仁宗纪》:“以 苟文明 窜南山老林,飭领兵大臣堵勦,地方官严密查拏,勿令蔓延。” 杨沫 《东方欲晓》第一部三六:“已经半夜了,深山老林中寒风凛冽,树上挂着一层厚厚的雪似的白霜。”(2).指反应迟钝,神态呆滞。林,拆字为“木木”,故云。《金瓶梅词话》第二一回:“当初因为你的事起来,你做了老林,怎么还恁木木的!”...
梅花的意思:◎ 梅花 méihuā(1) [Japanese apricot;meihua;mei flower]∶梅树的花(2) [wintersweet] 〈方〉∶腊梅(3) [mei flower]∶梅花形的梅花翅。——《聊斋志异·促织》...
鸣琴的意思:(1).琴。《韩非子·说林下》:“ 文子 曰:‘吾尝好音,此人遗我鸣琴;吾好珮,此人遗我玉环。’” 晋 陆机 《拟东城一何高》诗:“闲夜抚鸣琴,惠音清且悲。” 唐 柳宗元 《李西川荐琴石》诗:“远师 騶忌 鼓鸣琴,去和《南风》愜 舜 心。”(2).弹琴。 唐 高适 《登子贱琴堂赋诗》之一:“ 宓子 昔为政,鸣琴登此臺。” 唐 黄滔 《湘中赠张逸人》诗:“鸣琴坐见燕鸿没,曳履吟忘野逕赊。” 宋 周密 《齐东野语·作邑启事》:“鸣琴堂上,将貽不治事之讥;投巫水中,必得擅杀人之罪。”(3).《吕氏春秋...
明月的意思:◎ 明月 míngyuè(1) [bright moon]∶明亮的月亮明月几时有(2) [a legendary luminous pearl]∶指夜明珠...
栖禽的意思:◎ 栖禽 qīqín[percher] 栖木类鸟具有适于栖息在高处树木上的双足鸟...
青天的意思:[释义](1) (名)蓝色的天空。 (2) (名)比喻清宫。 [构成]偏正式:青(天...
散寒的意思:中医学名词。指散除寒邪的一种治法。如表寒症见头痛、发热、恶寒、无汗,可采取辛温发汗,以散表寒;里寒症见腹痛喜按、大便清稀、四肢逆冷,可采取辛热温中,以除里寒。...
霜气的意思:(1).刺骨的寒气。 汉 刘桢 《赠五官中郎将》诗:“凉风吹沙砾,霜气何皑皑。” 南朝 宋 鲍照 《芜城赋》:“稜稜霜气,蔌蔌风威。” 钱振伦 注:“稜稜,霜气,严冬之貌。” 唐 孟郊 《秋怀》诗:“霜气入病骨,老人身生冰。” 清 郑燮 《弘量上人精舍》诗:“残月半天霜气重,晓鐘鸡唱满 东湖 。”(2).喻刚正威肃之气。《南史·陆慧晓传》:“ 王思远 恒如怀冰,暑月亦有霜气。” 唐 孟郊 《投赠张端公》诗:“嫉邪霜气直,问俗春辞柔。” 宋 苏轼 《予以事系御史台狱遗子由》诗之二:“柏臺霜气夜...
随意的意思:[释义](形)任凭自己的意思。 [构成]动宾式:随|意 [例句]请随意。(作谓语)随意挑选。(作状语)玩得随意些。(作补语)...
微风的意思:(1).轻微的风。《荀子·解蔽》:“微风过之,湛浊动乎下,清明乱於上,则不可以得大形之正也。” 汉 班婕妤 《怨歌行》:“裁为合欢扇,团团似明月。出入君怀袖,动摇微风发。” 宋 范成大 《春晚》诗之二:“微风尽日吹芳草,蝴蝶双双贴地飞。” 清 刘纯熙 《日暮》诗:“宿鸟树高下,微风云重轻。” 魏巍 《东方》第六部第六章:“那面深绿色的绣有和平鸽的旗帜,也被人插到地堡上,在微风里轻轻地飘荡。”(2).指日趋衰微的风俗。 唐 杜甫 《杜鹃行》:“ 蜀 人闻之皆起立,至今相效传微风。”微,一本作“ 遗 ...
乌巾的意思:黑头巾。即乌角巾。古代多为隐居不仕者的帽子。 南朝 宋 羊欣 《采古来能书人名》:“ 吴 时 张弘 好学不仕,常著乌巾,时人号为 张乌巾 。” 唐 杜甫 《奉陪郑驸马韦曲》诗之一:“何时占丛竹,头戴小乌巾。” 仇兆鳌 注:“《南史》:‘ 刘巖 隐逸不仕,常著緇衣小乌巾。’” 宋 张孝祥 《念奴娇·欲雪再和呈朱漕元顺》词:“忍冻推敲清兴满,风里乌巾猎猎。” 清 孔尚任 《桃花扇·侦戏》:“草堂图裡乌巾岸,好指点银筝红板。”...
袭衣的意思:(1).尸衣。《礼记·士丧礼》“子羔之袭也” 唐 孔颖达 疏:“此明大夫死者袭衣称数也。” 清 夏炘 《学礼管释·释士丧礼褖衣》:“男子殊衣裳为之,谓之玄端。惟既死之袭衣,连衣裳为之,谓之褖衣。”(2).古代行礼时,穿在裼衣外面的上衣。《礼记·曲礼下》“无藉者则袭” 唐 孔颖达 疏:“凡衣,近体有袍襗之属;其外有裘,夏月则衣葛;其上有裼衣;裼衣上有袭衣;袭衣之上有常著之服,则皮弁之属也。”(3).成套衣服。 宋 文莹 《玉壶清话》卷三:“﹝ 太祖 ﹞赐 去华 袭衣、银带,为右补闕。”《续资治通鉴·...
修竹的意思:◎ 修竹 xiūzhú[thin and long bamboo] 细长的竹子茂林修竹...
衣襟的意思:◎ 衣襟 yījīn[one or two pieces waking up the front of a Chinese jacket] 衣服当胸前的部分...
幽栖的意思:(1).幽僻的栖止之处。 唐 王昌龄 《过华阴》诗:“羇人感幽栖,窅映转奇絶。” 宋 范仲淹 《与孙元规书》:“肺疾未愈,赖此幽栖,江山照人,本无他望,以此为多。” 明 练子宁 《二月望日与饶隐君游玉笥山》诗:“上有 梅仙 采药之幽栖,下有 萧云 读书之故基。”(2).隐居。《宋书·隐逸传·宗炳》:“ 南阳 宗炳 、 雁门 周续之 ,并植操幽栖,无闷巾褐,可下辟召,以礼屈之。” 唐 白居易 《与僧智如夜话》诗:“懒钝尤知命,幽栖渐得朋。” 鲁迅 《故事新编·采薇》:“这确是一座好山……是理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