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别南海何昌先生之南陵赏析

别南海何昌先生之南陵

明 · 陈繗
同一年来差一月,先生偏让我先生。
孤飞未许接鸾翅,共济也曾陪雁行。
璧水夜寒惭铎警,杏坛春暖听琴鸣。
前程早晚都前定,何日重看聚德星。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陈繗所作的《别南海何昌先生之南陵》。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象征手法,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厚情谊以及对未来的期许。

首联“同一年来差一月,先生偏让我先生”,以时间的微小差异为切入点,巧妙地将友情的深厚比作时间的微妙差异,体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虽有小小的时间差距,但情感却如同时间一样深厚,难以分割。

颔联“孤飞未许接鸾翅,共济也曾陪雁行”运用了“孤飞”与“接鸾翅”的对比,“共济”与“陪雁行”的并列,形象地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在不同境遇下的相互支持与陪伴。孤飞的鸟渴望与鸾凤齐飞,但在现实面前只能独自飞翔;而共同渡过难关时,就像大雁般并肩前行,展现了友情的力量与价值。

颈联“璧水夜寒惭铎警,杏坛春暖听琴鸣”则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进一步深化了情感的表达。璧水夜寒,诗人自谦于未能及时提醒友人,表达了内心的愧疚之情;杏坛春暖,则暗示了友情在春天般的温暖中得以滋养与成长,琴鸣则象征着心灵的交流与共鸣。

尾联“前程早晚都前定,何日重看聚德星”表达了对未来的乐观期待与对友情的坚定信念。无论未来如何,友情早已在心中种下种子,终将开花结果。诗人期待着与友人再次相聚,共享德星之光,寓意着友情的永恒与美好。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意象运用,展现了诗人与友人间深厚的情谊以及对未来充满希望的态度,是一首富有哲理与情感深度的作品。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