座中有搊筝者作白翎雀曲因话及元事口占此诗
兴隆无复残笙谱,劈正谁知旧斧名。
起辇谷前驼马迹,居庸关外子规声。
不堪亡国音犹在,促数繁弦叫白翎。
拼音版原文
鉴赏
这首明代丘浚的诗以历史变迁为背景,通过描绘胡运衰落和汉道复兴的场景,表达了对时代更迭的感慨。首联"胡运消沉汉道兴,毡车宵遁土城平",形象地展现了敌人的败退与汉朝势力的崛起,暗示了民族的更替与政权的转移。
颔联"兴隆无复残笙谱,劈正谁知旧斧名",进一步深化主题,意指新的王朝虽然兴起,但过去的辉煌与遗迹已不复存在,只有历史的记忆留存。"斧名"可能暗指开国功臣,寓意着新时代的开创者并未忘记前人的贡献。
颈联"起辇谷前驼马迹,居庸关外子规声",通过具体的地名和景物,如驼马的踪迹和子规的哀鸣,营造出一种历史的沧桑感,寓言着昔日荣光的痕迹和边关的寂寥。
尾联"不堪亡国音犹在,促数繁弦叫白翎",以音乐作为象征,亡国之音仍然萦绕,而白翎雀的叫声似乎在诉说着历史的哀歌,表达了诗人对于亡国之痛的深深感慨,以及对当下和平时期的珍惜。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勾勒出历史的流转与时代的变迁,具有鲜明的历史感和深沉的家国情怀。
词语解释
白翎的意思:(1).白色的羽毛。 唐 白居易 《吴兴灵鹤赞》:“有鸟有鸟,从西北来。丹脑火缀,白翎雪开。”(2).特指箭羽。 唐 李贺 《长平箭头歌》:“白翎金簳雨中尽,直餘三脊残狼牙。” 王琦 汇解:“白翎,箭羽。” 昭槤 《啸亭杂录》引 清 吴嵩梁 《先礼烈王骹箭》诗:“白翎金干不可得,此物摩挲存手泽。”(3).借指飞雪。 清 吴锡祺 《珍珠帘·滦河大雪》词:“帐里琵琶翻旧曲,滚不断,白翎天半。”...
不堪的意思:[释义](1) 基本义:(动)承受不了:不堪一击。 (2) (动)不能(多用于不好或不愉快的方面):不堪设想。 (3) (副)用在消极意义的词后面;表示程度深:疲倦不堪。 (4) (形)坏到极深的程度:不堪回首。 [构成]偏正式:不〔堪 [同音]不刊...
促数的意思:繁多;频繁。 唐 柳宗元 《序饮》:“有资丝竹金石之乐以为和者,有以促数糺逖而为密者,今则举异是焉。” 唐 孙樵 《书褒城驿壁》:“今朝廷命官,既已轻任刺史县令,而又促数於更易。” 清 钱谦益 《应天巡抚军门军器库记》:“今久任之法不行,促数更易,其驛传其官,宜也。”...
繁弦的意思:亦作“ 繁弦 ”。 1.繁杂的弦乐声。 汉 蔡邕 《琴赋》:“于是繁絃既挹,雅韵復扬。” 唐 王维 《鱼山神女祠歌·送神曲》:“悲急管兮思繁弦,神之驾兮儼欲旋。”(2).比喻虫鸣声。 茅盾 《三人行》五:“现在是人声渐寂,草虫的繁弦从各处起来,回荡于清凉的夜气中间。”...
关外的意思:◎ 关外 Guānwài[outside Shanghaiguan] 指山海关以东或嘉峪关以西一带地区...
国音的意思:◎ 国音 guóyīn[the pronunciation adopted by the government and used by the people at large] 全国共同遵用的标准音。旧指国家审定的汉语标准音...
汉道的意思:(1). 汉 代的道统、国祚。《汉书·翼奉传》:“今 汉 道未终,陛下本而始之,於以永世延祚,不亦优乎?” 南朝 宋 颜延之 《赭白马赋》:“ 汉 道亨而天驥呈才, 魏 德楙而泽马効质。” 明 陈宗之 《汉道》诗:“ 汉 道昔云季,四海沸羣雄。”(2).指 汉 兵所行的道路。《史记·东越列传》:“ 餘善 闻楼船请诛之, 汉 兵临境,且往,乃遂反,发兵距 汉 道。”(3).通往 汉 土的道路。《史记·西南夷列传》:“ 夜郎 旁小邑皆贪 汉 繒帛,以为 汉 道险,终不能有也。”...
胡运的意思:泛指非汉族人的气数、国运。 明 张居正 《拟唐回鹘率众内附贺表》:“百年胡运,尚宽膏斧之诛;一统皇舆,忽覩献琛之会。” 明 皇甫汸 《广寒宫登眺》诗:“地随胡运改,栋与美人摧。” 柳亚子 《珍妃悼词》诗:“一代名花忍摧折,百年胡运早否倾。”...
居庸的意思:(1).山名。在 北京市 昌平县 。古名 军都山 ,为 太行山 八陉之一,层峦迭嶂,形势雄伟;又为 燕京 八景之一,名曰“居庸迭翠”。(2).关名。旧称 军都关 、 蓟门关 。 长城 重要关口,控 军都山 隘道( 军都陉 )中枢。《吕氏春秋·有始》:“何谓九塞? 大汾 、 冥阨 、 荆阮 、 方城 、 殽 、 井陘 、 令疵 、 句注 、 居庸 。” 金 元好问 《送李参军北上》诗:“五日过 居庸 ,十日渡 桑乾 。” 清 魏源 《圣武记》卷三:“初三日出 居庸关 ,十八日至 归化城 ,二十一日踰 ...
起辇的意思:见“ 起輦谷 ”。...
土城的意思:(1).土筑之城。《汉书·陈汤传》:“土城外有重木城,从木城中射,颇杀伤外人。”《宋史·叛臣传下·李全》:“ 全 走土城,官军躡之,蹂溺甚众。”(2).指以泥土筑城的游戏。 明 谢肇淛 《五杂俎·人部一》:“土城竹马,儿童乐也;金翠紈綺,妇人乐也。”(3).地名。 汉 袁康 《越绝书·越绝外传记地传》:“ 美人宫 ,周五百九十步,陆门二,水门一,今 北坛 利里丘 土城 , 句践 所习教美女 西施 、 郑旦 宫臺也。” 张宗祥 校注引《名胜志》:“今 五云门 外有 土城村 、 西施里 ,是其遗迹。”...
驼马的意思:亦作“駞马”。1.骆驼和马。 南朝 梁 沉约 《齐故安陆昭王碑文》:“侦谍不敢东窥,驼马不敢南牧。”《周书·异域传下·高昌》:“﹝ 高昌国 ﹞多沙磧,道里不可準记,惟以人畜骸骨及駞马粪为验。” 宋 罗大经 《鹤林玉露》卷六:“小説载 明皇 自 蜀 还京,以驼马载珍玩自随。” 清 朱琦 《新铙歌·林丹汗》:“叛者多,莫敢何。驼马弥山翻倒戈, 兴安 乱石青峨峨。”(2).驮运货物之马。 明 徐弘祖 《徐霞客游记·黔游日记二》:“二十六日,驼马前发,余饭而出旧城西门。”...
外子的意思:(1).旧时妻称夫为外子。与夫称妻为“内子”相对。 清 钱大昕 《恒言录》卷三:“ 梁 徐悱 有《赠内诗》,又有《对房前桃树咏佳期赠内诗》,其妻 刘氏 有《答外诗》。内外之称,起於是矣。” 许地山 《无忧花》:“你若肯提拔,就请派外子一点小差事,那就感激不尽了。”(2).旧时称外妇生的儿子。 汉 袁康 《越绝书·德序外传记》:“故传曰:‘ 桓公 迫於外子,能以觉悟, 勾践 执於 会稽 ,能因以伯。’”《宋史·苏元老传》:“ 梁师成 方用事,﹝ 元老 ﹞自言为 軾 外子。”...
亡国的意思:[释义](1) (动)使国家灭亡;国家灭亡。 (2) (名)灭亡了的国家。 [构成]动宾式:亡|国 [同音]王国...
无复的意思:(1).不再,不会再次。《吕氏春秋·义赏》:“诈伪之道,虽今偷可,后将无復。” 陈奇猷 校释:“此文意谓诈伪之道,虽今可以苟且得利,后将不可復得利也。”《晋书·王导传》:“ 桓彝 见朝廷微弱……忧惧不乐。往见 导 ,极谈世事,还,谓 顗 曰:‘向见 管夷吾 无復忧矣。’” 唐 韩愈 《落叶送陈羽》诗:“落叶不更息,断蓬无復归。” 清 李渔 《闲情偶寄·词曲下·格局》:“ 圣叹 之评《西厢》,可谓晰毛辨髮,穷幽极微,无復有遗议於其间矣。”(2).指不再有,没有。 晋 葛洪 《抱朴子·对俗》:“不死之事...
消沉的意思:◎ 消沉 xiāochén[dejected;depressed;downhearted;low-spirited] 忧郁或意气消沉的状态;情绪低落不要过于消沉...
宵遁的意思:亦作“ 宵遯 ”。乘夜逃跑。《左传·成公十六年》:“王曰;‘天败 楚 也夫!余不可以待。’乃宵遁。”《周书·齐炀王宪传》:“ 齐 将 新蔡王 王康德 以 宪 兵至,潜军宵遯。” 宋 李如篪 《东园丛说·杂说·以少败众》:“ 王权 守 鐘离 ,当敌堂堂之衝,所领止三万人。敌军初集,思虑精专,而兵力数十倍,长驱而南下,若震霆。 王权 安得不焚烧积聚,而为宵遁之计哉?” 清 王夫之 《石崖先生传略》:“ 夫之 乃剺面刺腕,伪伤以出,而匿兄以死告,先君子乃免, 夫之 亦随宵遯。” 毛泽东 《西江月·井冈山》...
兴隆的意思:◎ 兴隆 xīnglóng[prosperous;brisk;flourishing;thriving] 兴旺昌盛先汉所以兴隆。—— 诸葛亮《出师表》...
毡车的意思:以毛毡为篷的车子。《南齐书·豫章文献王嶷传》:“上谋北伐,以虏所献毡车赐 嶷 。” 宋 苏轼 《台头寺步月得人字》诗:“遥知金闕同清景,想见毡车碾暗尘。” 明 陆采 《明珠记·桥会》:“傍毡车立地,偷睛斜望,春光只隔流苏帐。”...
知旧的意思:知交旧友。《三国志·魏志·荀彧传》:“ 彧 及 攸 并贵重,皆谦冲节俭,禄赐散之宗族知旧,家无餘财。”《宋书·颜延之传》:“﹝ 延之 ﹞又好骑马,遨游里巷,遇知旧輒据鞍索酒,得酒必頽然自得。” 唐 薛能 《雨霁宿望喜驿》诗:“閒想更逢知旧否,馆前杨柳种初成。” 章炳麟 《八月十五夜咏怀》:“知旧半凋落,忍此同倾輈。”...
子规的意思:◎ 子规 zǐguī[cuckoo] 杜鹃鸟...
居庸关的意思: 拼音:jū yōng guān简介居庸关,是京北长城沿线上的著名古关城,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关城所在的峡谷,属太行余脉军都山地,地形极为险要。与紫荆关、倒马关、固关并称明朝京西四大名关。其中居庸关、紫荆关、倒马关又称内三关。居庸关历史在距北京市区[1]50余公里外的昌平区境内。居庸关得名,始自秦代,相传秦始皇修筑长城时,将囚犯、士卒和强征来的民夫徙居于此,取"徙居庸徒"之意。汉代沿称居庸关,三国时代名西关,北齐时改纳款关,唐代有居庸关、蓟门关、军都关等名称。居庸关形势险要,...
起辇谷的意思:山谷名。为 元太祖 及其后代葬地。在今 内蒙古 鄂尔多斯 右翼中旗 、 黄河 西北 阿尔泰山 之阴。《元史·太祖纪》:“言讫而崩,寿六十六。葬 起輦谷 。”亦省称“ 起輦 ”。 明 马中锡 《元世祖庙》诗:“ 蓟门 此日瞻遗像, 起輦 何人识故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