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喜遇谭友夏赋赠
寸心明白已如此,区区形似终模糊。
我昔知子因子诗,晓月残雪风鸣枝。
境清音寥意飘忽,虎井数篇犹可思。
吴江楚峤两辽阔,期子不来空岁月。
西湖烟水我为乡,岂知此中有谭郎。
十年相求始相得,停车下船各叹息。
歘然魂魄化为一,异者衣裳与巾舄。
城中兄弟情好偏,非我与子神不全。
两山红叶正相待,子诗我画交无嫌。
我家震泽梅花里,湖气花光三十里。
留子共度梅花时,且待春深上湘水。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李流芳在西湖偶遇好友谭友夏后所作的赠诗。诗中充满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谭友夏才情的赞赏。
首句“谁言谭郎貌似我,执手问人还似无”,以反问开篇,表达了诗人对谭友夏外貌与自己相似的惊讶,以及两人重逢时仿佛陌生人般的陌生感,营造了一种意外相遇的氛围。
接着,“寸心明白已如此,区区形似终模糊”两句,诗人转而从内心感受出发,强调了虽然外表相似,但心灵的契合才是最重要的,形似终归模糊,唯有心相近。
“我昔知子因子诗,晓月残雪风鸣枝”描绘了诗人过去对谭友夏诗歌的了解,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暗示了两人情感的深厚,如同月夜、残雪、风中的树枝一样,虽历经风雨,却更加坚韧。
“境清音寥意飘忽,虎井数篇犹可思”进一步深化了对谭友夏诗歌艺术的欣赏,将他的作品比作清幽的环境、寥落的声音和飘忽的思绪,体现了其作品的独特魅力。
“吴江楚峤两辽阔,期子不来空岁月”表达了诗人对谭友夏未能如约而来的遗憾,同时也流露出对两人友谊的珍惜和期待。
“西湖烟水我为乡,岂知此中有谭郎”则点明了此次相遇的地点——西湖,以及诗人对谭友夏的意外惊喜,仿佛在熟悉的环境中遇到了久违的朋友。
“十年相求始相得,停车下船各叹息”描述了两人分别多年后的重逢,以及在重逢时的感慨和叹息,体现了深厚的情感纽带。
“歘然魂魄化为一,异者衣裳与巾舄”用夸张的手法形容两人精神上的融合,即使穿着不同,但彼此的灵魂已经融为一体。
“城中兄弟情好偏,非我与子神不全”强调了两人之间超越一般兄弟之情的特殊关系,表达了对彼此精神世界的完整性的认同。
“两山红叶正相待,子诗我画交无嫌”以自然景象作为比喻,象征着两人之间的和谐与默契,无论是谭友夏的诗还是李流芳的画,都无需担心对方的不理解或批评。
最后,“我家震泽梅花里,湖气花光三十里。留子共度梅花时,且待春深上湘水”表达了诗人希望与谭友夏共同度过美好时光的愿望,并约定在未来的某个时刻再次相聚,体现了对友情的深厚期待和对未来相聚的美好憧憬。
整首诗通过对友情、自然景色、艺术创作等方面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谭友夏的深情厚谊,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