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简畅真空上人赏析

简畅真空上人

元末明初 · 王翰
万顷澄波片月沉,观时似有却难寻。
菩提作树元非相,玉镜生尘岂是心。
三世愿香飘静界,诸天法雨洒檀林。
何时尽弃人间事,为问无生对碧岑。

鉴赏

这首诗以深邃的哲理和清雅的意境,展现了诗人对佛教思想的深刻理解与感悟。首联“万顷澄波片月沉,观时似有却难寻”,描绘了月光洒在平静湖面上的景象,月影仿佛隐匿于波光之中,难以捉摸,以此象征着宇宙间的奥秘与人生的不可知性。

颔联“菩提作树元非相,玉镜生尘岂是心”,运用了佛教中的“菩提树”和“玉镜”来比喻心灵的纯净与清明。菩提树并非实体之树,而是心灵觉悟的象征;玉镜虽能映照万物,但若蒙尘,则无法真实反映内心世界,强调了心灵的纯净对于认知真理的重要性。

颈联“三世愿香飘静界,诸天法雨洒檀林”,表达了诗人对佛法的向往与追求。三世愿香象征着对过去、现在、未来的美好愿望,静界则是心灵宁静的境界;诸天法雨洒檀林则寓意佛法如同甘霖,滋润着修行者的心田,使他们得以成长。

尾联“何时尽弃人间事,为问无生对碧岑”,表达了诗人渴望摆脱世俗烦恼,追求心灵自由的愿望。无生是对生死轮回的超越,碧岑则象征着远离尘嚣的清净之地。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和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本质的探索与对精神自由的向往。

词语解释

碧岑的意思:青山。 唐 杜甫 《上后园山脚》诗:“自我登陇首,十年经碧岑。” 明 陈子龙 《南乡子·春闺》词:“草色萋迷郎去路,沉沉,一带浮云断碧岑。” 清 李雯 《太平寺闻子规》诗:“谿山月出满青林,杜宇千声怨碧岑。”...

澄波的意思:清波。 南朝 宋 鲍照 《河清颂》:“澄波万壑,洁澜千里。” 宋 黄庭坚 《减字木兰花·距施州二十里》词:“万事茫茫,分付澄波与烂肠。” 明 徐弘祖 《徐霞客游记·滇游日记七》:“东瞰澄波,西悬倒壁。”...

法雨的意思:佛教语。喻佛法。佛法普度众生,如雨之润泽万物,故称。《法华经·化城喻品》:“普雨大法雨,度无量众生。” 唐 黄滔 《大唐福州报恩定光多宝塔碑记》:“法雨垂空,必致菩萨化身、罗汉混俗以降也。” 清 赵翼 《悯忠寺石坛》诗:“枯骸滋法雨,厉气散朝暾。” 汤用彤 《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第二分第十四章:“ 北朝 法雨之普及,人民崇福之热烈,可於造像一事见之。”...

观时的意思:察看时机。 晋 陆机 《汉高祖功臣颂》:“ 彭越 观时,弢迹匿光。” 唐 李濬 《松窗杂录》:“上( 玄宗 )自 临淄郡王 为 潞州 别驾,乞假归京师,观时晦跡,尤用卑损。” 宋 岳飞 《谢讲和赦表》:“观时制变,仰圣哲之宏规;善胜不争,实帝王之妙算。”...

何时的意思:(1).什么时候。表示疑问。《楚辞·九辩》:“皇天滛溢而秋霖兮,后土何时而得乾?” 唐 韩愈 《赠别元十八协律》诗之六:“寄书 龙城 守,君驥何时秣?”《宋史·岳飞传》:“或问:‘天下何时太平?’”(2).什么时候。表示时间难以确定。 刘大白 《石下的松实》诗:“一棵松树,落下许多松实;不知何时,被压着一块大石。”...

片月的意思:(1).弦月。 南朝 陈 徐陵 《走笔戏书应令》诗:“片月窥花簟,轻寒入锦巾。” 宋 陆游 《渔父》诗:“片月又生红蓼岸,孤舟常佔白鸥波。”(2).一片月光。 唐 岑参 《宿岐州北郭严给事别业》诗:“疏鐘入卧内,片月到牀头。”...

菩提的意思:[释义](名)佛教用语,指觉悟的境界。〈外〉梵语。...

弃人的意思:(1).被遗弃的人;废人。《老子》:“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 汉 贾谊 《新书·春秋》:“君亦使君之贵优,将君之爱鹤,以为君战矣。我儕弃人也,安能守战?” 明 归有光 《圣人之心公天下》:“彼世之瞽者、刖者、宫者,莫不以为弃人也。” 清 尤侗 《南陈北李》诗:“ 南京 有一 陈 ,太学无弃人; 北京 有一 李 ,太学多端士。”(2).指因罪被流放的人。《管子·问》:“问国之弃人,何族之子弟也。” 尹知章 注:“弃人,谓有过不齿,投之四裔者也。”(3).遗弃人才。《左传·昭...

人间的意思:[释义](名)人类社会。 [构成]偏正式:人(间 [例句]人间乐园。(作定语)[反义]天上...

三世的意思:◎ 三世 sān-shì(1) [three generations]∶三代,常指祖孙三代(2) [sansei]∶在美洲,尤指在美国出生并受教育的第二代日本移民的子女...

生尘的意思:(1).沾上尘埃。 三国 魏 曹植 《洛神赋》:“陵波微步,罗韈生尘。” 宋 柳永 《荔支香》词:“缓步罗袜生尘,来绕琼筵看。”《警世通言·钱舍人题诗燕子楼》:“天下无事日久,兵甲生尘。”(2).形容中空无物。《东观汉记·范冉传》:“有时粮粒尽,穷居自若,言貌无改,閭里歌之曰:‘甑中生尘 范史云 ,釜中生鱼 范莱芜 。’” 金 元好问 《真味斋》诗:“麄饭寒虀老此身,高人那计甑生尘。”(3).谓生鄙吝的尘想。 金 元好问 《送诗人秦略简夫归苏坟别业》诗:“三月不见君,渴心欲生尘。”参见“ 生鄙 ...

檀林的意思:指佛教寺庙中的树林,也用来形容人群众多、聚集在一起。...

天法的意思:(1).上天的法度。《左传·昭公二十六年》:“奬顺天法。”《大戴礼记·盛德》:“所以御民之嗜慾好恶,以慎天法,以成德法也。”(2). 太平天囯 称所定的法规。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太平天囯·行军总要》:“倘有懦弱延玩不赶紧筑营者,按照天法究治。”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太平天囯·安民告示》:“天法究治,凛遵毋违。”...

万顷的意思:(1).百万亩。百亩为一顷。《管子·揆度》:“百乘为耕,田万顷为户。”(2).常用以形容面积广阔。 南朝 梁 任昉 《齐竟陵文宣王行状》:“渊然万顷,直上千仞。” 宋 杨万里 《过金沙洋望小海》诗:“须臾满眼贾胡舩,万顷一碧波黏天。”《儿女英雄传》第二四回:“但愿父作公卿,子作状元,给我挣下万顷庄田。” 艾青 《在浪尖上》诗:“你在万里晴空下,宁静地注视着万顷波涛。”...

无生的意思:(1).不降生,不生存在世上。《诗·小雅·苕之华》:“知我如此,不如无生。” 郑玄 笺:“我,我王也。知王之为政如此,则己之生,不如不生也。”一本作“无生”。(2).佛教语。谓没有生灭,不生不灭。 晋 王该 《日烛》:“咸淡泊於无生,俱脱骸而不死。” 唐 王维 《登辨觉寺》诗:“空居法云外,观世得无生。” 明 何景明 《近寺》诗:“亦知身是妄,从此学无生。” 康有为 《七月偕铁君及家人从者居丹将敦岛灯塔》诗:“碧海苍天无尽也,教人怎不了无生?”...

有却的意思:同“ 有隙 ”。却,通“ 有隙 ”。《史记·刺客列传》:“久之, 濮阳 严仲子 事 韩哀侯 ,与 韩 相 侠累 有却。”《史记·曹相国世家》:“ 参 始微时,与 萧何 善:及为将相,有却。”...

玉镜的意思:(1).玉磨成的镜子。《南齐书·东昏侯纪》:“帝有膂力,能担白虎橦,自製杂色锦伎衣,缀以金花玉镜众宝,逞诸意态。” 唐 白居易 《游悟真寺诗一百三十韵》:“六楹排玉镜,四座敷金鈿。”(2).比喻清明之道。《尚书帝命验》:“ 桀 央玉镜,用其噬虎。” 郑玄 注:“玉镜喻清明之道。” 南朝 梁简文帝 《奉请上开讲启》:“玉镜宸居,金轮驭世。” 唐 李白 《送张秀才谒高中丞》诗:“ 秦帝 沦玉镜, 留侯 降氛氲。” 明 陈汝元 《金莲记·郊遇》:“今年既是 欧阳修 主考,此人玉镜高悬,冰壶朗照,二子定为...

诸天的意思:(1).佛教语。指护法众天神。佛经言欲界有六天,色界之四禅有十八天,无色界之四处有四天,其他尚有日天、月天、韦驮天等诸天神,总称之曰诸天。《长阿含经》卷一:“佛告比丘, 毗婆尸菩萨 生时,诸天在上於虚空中,手执白盖宝扇,以障寒暑风雨尘土。” 南朝 宋 谢灵运 《昙隆法师诔》序:“且三界迴沉,诸天倏瞬。”《敦煌变文汇录·频婆娑罗王后宫綵女功德意供养塔生天因缘变文》:“人民欢喜皆称嘆,诸天爱护讚精明。”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一:“法堂里摆列着诸天圣像。”《西游记》第十七回:“诸天遂来洞口报知。...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