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孙稚明(其三)
明 · 李云龙
湖水明于玉,春风好泛舟。
如何杨柳色,忽挂别离愁。
少妇空多恨,萧郎梦远游。
情知匹马道,萧飒蓟门秋。
如何杨柳色,忽挂别离愁。
少妇空多恨,萧郎梦远游。
情知匹马道,萧飒蓟门秋。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送别的情景,通过景物的描写来表达离别的哀愁与思念之情。首句“湖水明于玉”以湖水清澈明亮比作美玉,营造出清幽宁静的氛围,为后文的离别渲染了背景。接着“春风好泛舟”,春风和煦,正是乘船出行的好时节,然而在这样的美好时刻,却要面对离别,形成一种反差,增加了情感的深度。
“如何杨柳色,忽挂别离愁。”杨柳依依,本是离别时常见的景象,诗人用“忽挂别离愁”将这种自然之景与人的情感巧妙结合,使得离愁别绪更加浓烈。接下来,“少妇空多恨,萧郎梦远游。”少妇因离别而满腹愁怨,而远行的男子只能在梦中与她相聚,表达了对相聚不易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担忧。
最后,“情知匹马道,萧飒蓟门秋。”“匹马道”意味着独自一人前行的道路,充满了孤独与挑战;“萧飒蓟门秋”则描绘了一幅秋日边塞的萧瑟景象,暗示了离别后的孤独与艰难。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深刻地表现了离别之痛和对未来的忧虑,展现了诗人高超的艺术技巧和深厚的情感表达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