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泊舟姑苏赏析

泊舟姑苏

宋 · 王安石
朝游盘门东,暮出阊门西。
四顾茫无人,但见白日低。
荒林带昏烟,上有归鸟啼。
物皆得所托,而我无安栖。

拼音版原文

cháoyóupánméndōngchūchāngmén西

mángréndànjiànbái

huānglíndàihūnyānshàngyǒuguīniǎo

jiēsuǒtuōérān

注释

朝:早晨。
游:游览。
盘门:古代苏州的城门。
东:东方。
暮:傍晚。
阊门:古代苏州的另一座城门。
西:西方。
四顾:环顾四周。
茫无:空旷无人。
白日:太阳。
荒林:荒废的树林。
昏烟:黄昏时的烟雾。
归鸟:归巢的鸟儿。
物皆:万物都。
所托:归宿。
安栖:安定的居所。

翻译

早晨我游历盘门东边,傍晚时分离开阊门西边。
四处望去空荡无人,只见太阳低垂天边。
荒芜的树林笼罩着黄昏的烟雾,有归巢的鸟儿在鸣叫。
万物都有它们的归宿,唯独我没有安定的居所。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清晨游览盘门东,傍晚从阊门西出行的景象。诗中的“四顾茫无人”表现了诗人的孤独与寂寞,而“但见白日低”则是时间流逝和光阴的变化。在荒凉的林中笼罩着昏烟,仅有的生动之处是归巢的鸟儿鸣叫。最后两句“物皆得所托, 而我无安栖”,诗人感慨万千,表达了自己心中的不宁和对归属的渴望。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反映出诗人的内心世界。王安石在这里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情感,使得这首简短的诗歌充满了哲理和情趣,是中国古典文学中极富表现力的作品之一。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