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甲戌九月日有食之纪异三十韵赏析

甲戌九月日有食之纪异三十韵

宋 · 王迈
甲戌九月秋,朔旦见灾眚。
孛彗犯太阳,凄凄如月冷。
方其始亏时,宛然虫食皿。
食之至于既,当空悬黑饼。
髣髴存轮圈,中陷犹枯井。
云间星昼见,草木森弄影。
天地寂无声,疑似非人境。
问之道旁翁,欲语喉先哽。
翁今九十馀,眼未见此景。
爰有虮虱臣,拜跪泪沾领。
天高听则卑,宜鉴愚臣请。
日者阳之宗,千古光常炳。
此日何不臧,臣心忧耿耿。
或者天爱君,先事示之警。
流金为汤戒,洚水为尧儆。
虽重一时忧,何伤天历永。
吾君今尧汤,四海元元幸。
公道大开明,朝列肃而整。
祇恐万一间,左右容憸悻。
方秋阴用事,阳微阴渐逞。
不去谗慝根,惧作忠良阱。
天乃出怪异,意欲悟观省。
吾国必有人,伏蒲输骨鲠。
吾君必开纳,小心知畏谨。
阳政必日修,阴邪必痛屏。
天其终仁爱,悔过在俄顷。
大叫天上人,齐唤金乌醒。

拼音版原文

jiǎqujiǔyuèqiūshuòdànfēngzāishěng

bèihuìfàntàiyángyuèlěng

fāngkuīshíwǎnránchóngshímǐn

shízhīzhìdāngkōngxuánshūhēibǐng

仿fǎngcúnquānzhōngxiànyóujǐng

yúnjiānxīngshūjiàncǎosēnnòngyǐng

tiānshēngfēirénjìng

wènzhīdàopángwēnghóuxiāngěng

wēngjīnjiǔshíyǎnwèijiànjǐng

yuányǒushīchénbàiguìlèizhānlǐng

tiāngāotīngbēijiànchénqǐng

zhěyángzhīzōngqiānguāngchángbǐng

zāngchénxīnyōugěnggěng

huòzhětiānjūnxiānshìshìzhījǐng

liújīnwèitāngjièjiàngshuǐwèiyáojǐng

suīzhòngshíyōushāngtiānyǒng

jūnjīnyáotānghǎiyuányuánxìng

gōngdàokāimíngcháolièérzhěng

zhīkǒngwànjiānzuǒyòuróngxiānxìng

fāngqiūyīnyòngshìyángwēiyīnjiànchěng

chángēnzuòzhōngliánghǎn

tiānnǎichūguàiguānshěng

guóyǒurénshūgěng

jūnkāixiǎoxīnzhīwèijǐn

yángzhèngxiūyīnxiétòngpíng

tiānzhōngrénàihuǐguòzàiéqǐng

jiàotiānshàngrénhuànjīnxǐng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罕见的天文现象,即日食。诗人通过对这一自然灾害的描述,表达了对国家和君主的关切,以及对于天道与人事之间关系的深刻思考。

开篇“甲戌九月秋,朔旦见灾眚。孛彗犯太阳,凄凄如月冷。”诗人以凝重的笔触描绘了日食发生时的气氛,太阳被黑暗所笼罩,天空呈现出一种异常而又令人生畏的情景。

接着,“方其始亏时,宛然虫食皿。食之至于既,当空悬黑饼。”诗人细致地记录了日食的过程,太阳如同被虫子啃食,进而整个天体呈现出一种不祥之兆。

“髣髴存轮圈,中陷犹枯井。云间星昼见,草木森弄影。”此处诗人运用了丰富的想象力,将日食后的景象描绘得生动异常,一派古典美学的风格。

“天地寂无声,疑似非人境。问之道旁翁,欲语喉先哽。”在这段诗中,诗人通过与路边老者的对话,传达了一种超自然的恐惧和困惑之情。

“翁今九十馀,眼未见此景。爰有虮虱臣,拜跪泪沾领。”老者表示这场日食在他长久的人生中尚属罕见,而那些小人则表现出恐慌和祈求的态度。

“天高听则卑,宜鉴愚臣请。日者阳之宗,千古光常炳。”诗人的心声是希望君主能够以此为鉴,警醒于国家大事,因为太阳象征着王权的尊贵与稳固。

“此日何不臧,臣心忧耿耿。或者天爱君,先事示之警。”诗人表达了对现世的担忧和对于天意的探究,是不是天道在通过这一异象来警示君主?

“流金为汤戒,洚水为尧儆。虽重一时忧,何伤天历永。”这里诗人引用古代圣王尧的典故,将日食视作上天对君主的一种告诫和警醒。

“吾君今尧汤,四海元元幸。公道大开明,朝列肃而整。”诗人的期望是君主要像古代圣明之君,以德治国,使国家安定繁荣。

“祇恐万一间,左右容憸悻。方秋阴用事,阳微阴渐逞。”然而,在这种异常的自然现象面前,诗人仍然担心有一丝不祥的可能,以及阴气渐长对阳气的侵蚀。

“不去谗慝根,惧作忠良阱。天乃出怪异,意欲悟观省。”诗人希望能够除去奸佞之徒,不让他们成为忠良之士的障碍,并通过观察这些异常现象来洞察天道的旨意。

“吾国必有人,伏蒲输骨鲠。吾君必开纳,小心知畏谨。”诗人坚信国家中一定有能够识别时势的人才,而君主也将以宽广的心胸接受忠言。

“阳政必日修,阴邪必痛屏。天其终仁爱,悔过在俄顷。大叫天上人,齐唤金乌醒。”最后,诗人表达了对君主能够日新月异,修正德政的期盼,以及对于阴险之气的清除和对于天道的信任。通过大声疾呼,希望能够唤醒那些沉睡的人,使他们认清时势。

整首诗充满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自然现象的敏锐观察,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于国家命运和君主德政的关切。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