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赵令铄
宋 · 苏轼
东坡已报六年穰,惆怅红尘白首郎。
枕上溪山犹可见,门前冠盖已相忘。
故人年少真琼树,落笔风生战堵墙。
端向瓮间寻吏部,老来专以醉为乡。
枕上溪山犹可见,门前冠盖已相忘。
故人年少真琼树,落笔风生战堵墙。
端向瓮间寻吏部,老来专以醉为乡。
拼音版原文
注释
东坡:指苏轼,这里代指丰收。六年穰:连续六年的丰收。
惆怅:感到悲伤或失落。
红尘:世俗社会,这里指官场。
枕上:在梦中。
溪山:山水风景。
冠盖:古代官员的车马仪仗,象征权势。
故人:老朋友。
琼树:比喻珍贵的人才或美好的事物。
战堵墙:形容文采飞扬,有震撼力。
吏部:古代官署,主管官员选拔和考核。
醉为乡:以醉酒为乐,逃避现实。
翻译
东坡已经连续六年丰收,我却在红尘中白了头,满心惆怅。即使在梦中,还能看见溪山美景,但门前的荣华富贵已经不再记得。
那些年轻的旧友如同美玉般珍贵,他们的才情横溢,如同笔下生风,能震撼人心。
如今只想在酒瓮间寻找过去的官场朋友,晚年的生活只剩下借酒浇愁。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巨匠苏轼的作品,表达了诗人对时事的忧虑和个人命运的感慨。开篇“东坡已报六年穰”两句,东坡即苏轼自称,他在六年的时间里经历了粮食不足的困难,这里的“穰”指的是饥荒或贫困。诗人通过这句话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和个人的无奈。
接着“惆怅红尘白首郎”一句,反映出诗人对世事变化的感慨和个人衰老的无奈。“红尘”指的是俗世,“白首”则是形容头发变白,即年老。这里流露出一种时光易逝、人生苦短的情怀。
“枕上溪山犹可见,门前冠盖已相忘。”这两句描绘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外界的喧嚣。尽管在枕边还能想象到美丽的溪山,但现实中门前的繁华和世间的交往却已经被人们遗忘。这是对个人隐居生活的一种肯定,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社会认同感的丧失。
“故人年少真琼树,落笔风生战堵墙。”这两句写的是诗人的友人在年轻时就像珍贵的琼树一样,具有非凡的才华。他们的文字(落笔)如同战场上的坚固长城,充满力量。这是对朋友才华的赞美,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旧日友情的怀念。
“端向瓮间寻吏部,老来专以醉为乡。”末两句则写出了诗人年迈时的生活态度。他们不再追求功名利禄,而是将酒作为自己精神的寄托,以饮酒来逃避现实,寻找心灵的慰藉。这反映出一种超脱世俗、自我安慰的情感。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反差的手法,展现了苏轼内心世界的丰富与复杂,以及他对于个人命运与时代变迁的深刻体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