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泉馆
宋 · 李新
晓踏高坡日始悬,清泉未见口生烟。
飞凫欲到二千里,挟筴徒劳三十年。
绣带长川初背眼,云根双剑远磨天。
骕骦齿健嘶风去,更敢披头重著鞭。
飞凫欲到二千里,挟筴徒劳三十年。
绣带长川初背眼,云根双剑远磨天。
骕骦齿健嘶风去,更敢披头重著鞭。
拼音版原文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行者在清晨踏上高坡,观赏日出之景的画面。"晓踏高坡日始悬"表达了时间的早晨和地点的高远,给人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而"清泉未见口生烟"则是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写,形象地展现了泉水在阳光照射下的状态,既突出了清泉的清澈,也暗示了一种神秘的氛围。
接着,诗人通过"飞凫欲到二千里"一句,表达了对远行和探险精神的向往。这里的“飞凫”通常指的是大雁,比喻着诗人心中的远大志向和不懈追求。而"挟筴徒劳三十年"则透露出诗人对个人理想和事业的长期坚持与努力,虽然过程可能充满艰辛,但始终坚守着内心的执着。
在接下来的两句中,"绣带长川初背眼"描绘了一幅壮丽的山川景象,诗人将自己置身于这广阔的自然之中,给人以视野开阔、胸襟洒脱之感。紧接着"云根双剑远磨天"则是对内心坚定信念和不断自我磨练的一种比喻,表明了诗人的意志如磐石般坚不可摧。
最后两句"骕骦齿健嘶风去,更敢披头重著鞴"展现了一种英勇不屈的精神态度。"骕骦"形容马之强健,诗人以此比喻自身的精力充沛和不畏艰险。而"更敢披头重著鞴"则是对前行勇气的肯定,表明了面对挑战时的无畏与坚决。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和个人内心世界,展现了诗人对于远大理想的追求,以及在实现过程中所表现出的坚韧不拔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