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东岩元先生论诗
千岁冰霜松骨瘦,九秋风露鹤声圆。
腾辉定出连城上,得趣知从太古前。
邂逅茅斋话终夕,只疑人世改桑田。
鉴赏
这首诗由金代诗人王敏夫所作,名为《同东岩元先生论诗》。诗中以林逋的仙逝为引子,巧妙地将梅花作为意象,表达了对高洁品格与超凡脱俗境界的追求。诗中通过“千岁冰霜松骨瘦,九秋风露鹤声圆”描绘了梅花在严冬中的坚韧与清雅,以及其与鹤相伴的高远意境。接着,“腾辉定出连城上,得趣知从太古前”两句,进一步升华了梅花的象征意义,将其与连城之光、太古之趣相联系,寓意着诗人对理想境界的向往和追求。最后,“邂逅茅斋话终夕,只疑人世改桑田”则表达了诗人与友人在简陋茅屋中彻夜长谈的情景,以及对时光流转、世事变迁的感慨。整首诗借物抒情,寓言深远,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哲学思考。
词语解释
冰霜的意思:[释义](1) (名)〈书〉比喻有节操。 (2) (名)〈书〉比喻神色严肃。 [构成]并列式:冰+霜 [例句]冷若冰霜。(作宾语)冰霜之节。(作定语)...
逋仙的意思:宋 林逋 隐于 西湖 孤山 ,不娶,种梅养鹤以自娱,人谓之“梅妻鹤子”,后世常以“逋仙”称誉之。 元 薛昂夫 《殿前欢·冬》曲:“自 逋仙 去后无高士,冷落幽姿。” 明 何景明 《画鹤赋》:“谢 逋仙 於 西湖 ,展 少保 之 青田 。” 明 无名氏 《精忠记·临湖》:“远望青山山色奇, 逋仙 放鹤鹤高飞。”...
得趣的意思:(1).谓合乎礼之旨意。《文选·张衡<东京赋>》:“规遵王度,动中得趣。” 薛综 注:“趣,意也……举动合礼之意也。”(2).领会情趣。 宋 林逋 《赠胡明府》诗:“一琴牢落倚松窗,孤澹无君得趣长。” 宋 周必大 《二老堂诗话·陶杜酒诗》:“ 陶渊明 诗‘酒能消百虑’, 杜子美 云‘一酌散千忧’,皆得趣之句也。”(3).获得乐趣。有趣味。 清 捧花生 《画舫馀谈》:“各摊数十文於前,斤斤较量,汗流满背,自以为得趣,旁观者殊作恶也。”...
第二的意思:◎ 第二 dì-èr[the second (2nd);secondarily;secondly;in the second place]...
风露的意思:(1).风和露。《韩非子·解老》:“时雨降集,旷野閒静,而以昏晨犯山川,则风露之爪角害之。” 唐 王昌龄 《东溪翫月》诗:“光连虚象白,气与风露寒。” 郁达夫 《采石矶》二:“昨天晚上,因为月亮好得很, 仲则 竟犯了风露,在园里看了一晚的月亮。”(2).犹风寒。《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二:“那老妈又是高年,船上早晚感冒些风露,一病不起。”...
九秋的意思:(1).指秋天。 晋 张协 《七命》:“晞三春之溢露,遡九秋之鸣飇。” 南朝 宋 谢灵运 《善哉行》:“三春燠敷,九秋萧索。” 唐 杜甫 《月》诗:“斟酌 姮娥 寡,天寒奈九秋。” 华罗庚 《病中斗·寄老战友》诗:“我身若蒲柳,难经九秋风。”(2).指九月深秋。 唐 陆畅 《催妆五首》之一:“闻道禁中时节异,九秋香满镜臺前。” 元 无名氏 《看钱奴》第一折:“为甚么桃花向三月奋发、菊花向九秋开罢?” 清 何焯 《义门读书记·昌黎集》:“菊有黄华则九秋矣,故秋怀以是终也。”(3).九年。 汉 ...
来年的意思:◎ 来年 láinián[next year] 未来的一年;下一年...
连城的意思:(1).指毗邻的诸城。《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今诸侯或连城数十,地方千里,缓则骄奢易为淫乱,急则阻其彊而合从以逆京师。”《后汉书·朱祐景丹等传论》:“亦有鬻繒屠狗轻猾之徒,或崇以连城之赏,或任以阿衡之地。” 宋 赵蕃 《施衢州除浙西提刑以诗寄饯》之二:“俾公按连城,此责亦重矣。” 清 王士禛 《兰溪丞徐君殉节诗》:“连城大帅竖降旛,独有微官死报恩。”(2). 战国 时, 赵惠文王 得 和氏 璧, 秦昭王 寄书 赵王 ,愿以十五城易璧。事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后以“连城”指 和氏 璧或珍贵之物...
林逋的意思:◎ 林逋 Lín Bū[Lin Bu] (967—1028),字君复,钱塘(现在浙江省杭州市)人,北宋诗人。他一生未做官,长期隐居西湖孤山,赏梅养鹤,终身不仕,也不婚娶。有《林和靖诗集》。“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是古今传唱的名句...
露鹤的意思:指鹤。因其性机警,闻露滴有声即鸣,因称。 宋 苏轼 《正辅既见和复次韵慰鼓盆劝学佛》:“由来惊露鹤,不羡撮蚤鶹。” 王十朋 集注:“﹝ 晋 ﹞ 周处 《风土记》:白鹤性警,至八月露降,流於草叶上,滴滴有声,即鸣。” 元 赵孟頫 《修竹赋》:“露鹤长啸,秋蝉独嘶。”...
茅斋的意思:亦作“茆斋”。茅盖的屋舍。斋,多指书房、学舍。《南齐书·刘善明传》:“﹝ 善明 ﹞质素不好声色,所居茅斋斧木而已,牀榻几案不加剗削。” 唐 孟浩然 《西山寻辛谔》诗:“竹屿见垂钓,茅斋闻读书。”《剪灯馀话·幔亭遇仙录》:“遥知置向茆斋里,夜夜虹光贯紫虚。” 清 唐孙华 《抱灌轩杂兴》诗之一:“野岸青芜合,茅斋白日长。”...
梅花的意思:◎ 梅花 méihuā(1) [Japanese apricot;meihua;mei flower]∶梅树的花(2) [wintersweet] 〈方〉∶腊梅(3) [mei flower]∶梅花形的梅花翅。——《聊斋志异·促织》...
千岁的意思:◎ 千岁 qiānsuì(1) [a thousand years]∶千年。泛指年代长久(2) [Your Highness]∶对天子(皇帝)所封诸王的直接称呼,小说和戏剧中常用千岁爷(3) [His Highness]∶对天子(皇帝)所封诸王的间接称呼...
秋风的意思:◎ 秋风 qiūfēng[autumn wind] 秋天的风...
人世的意思:[释义](名)人间。也说人世间。 [构成]偏正式:人(世 [例句]他已不在人世。(作宾语)[同音]人士、人事、人氏...
桑田的意思:(1).种植桑树与农作物的田地。《诗·鄘风·定之方中》:“星言夙驾,説于桑田。”(2).也专指植桑之田。 唐 韦应物 《听莺曲》诗:“伯劳飞过声跼促,戴胜下时桑田緑。”《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八回:“过了半年光景,他忽然有事要到 肇庆 去巡閲,他便説出来要顺便踏勘桑田。这个风声传了出去,吓得那些承办蚕桑的乡绅,屎屁直流!”(3).指桑田沧海的相互变化。 明 杨珽 《龙膏记·游仙》:“看人间几变桑田,忙提觉柱下仙官,早唤醒绣户嬋娟,休恋着舞镜飞鸞。” 清 吴伟业 《海户曲》:“遂使 相如 夸陆海,肯...
霜松的意思:即松。松能傲霜,故称。语本 南朝 梁 刘义庆 《世说新语·言语》:“ 顾悦 与 简文 同年,而髮蚤白。 简文 曰:‘卿何以先白?’对曰:‘蒲柳之姿,望秋而落;松柏之质,经霜弥茂。’” 隋 江总 《入龙丘岩精舍》诗:“风牕穿石竇,月牖拂霜松。” 隋 慧净 《和琳法师初春法集之作》:“高座登莲叶,麈尾振霜松。” 宋 苏轼 《次韵徐仲车》:“恶衣恶食诗愈好,恰是霜松囀春鸟。”...
松骨的意思:(1).松树的树干。 唐 杜甫 《寒雨朝行视园树》诗之二:“锁石藤梢元自落,倚天松骨见来枯。”(2).比喻仙风道骨。 唐 孟郊 《送李尊师玄》诗:“松骨轻自飞,鹤心高不羣。”...
太古的意思:[释义](名)最古的时候(指人类还没有开化的时代)。 [构成]偏正式:太|古 [同音]太谷...
腾辉的意思:闪耀光辉。 唐 寒山 《诗》之二○三:“光影腾辉照心地,无有一法当现前。” 清 薛福成 《庸盦笔记·幽怪一·汉宫老婢》:“俄而皓月腾辉,山空境寂。”...
仙去的意思:亦作“僊去”。1.成仙而去。 晋 干宝 《搜神记》卷一:“至蚕时,有神女夜至,助客养蚕……繅讫,女与客俱仙去,莫知所如。” 晋 葛洪 《抱朴子·极言》:“﹝ 彭祖 之弟子﹞七八人,皆歷数百岁,在 殷 而各仙去。” 宋 曾巩 《仙都观三门记》:“ 建昌军 南城县 僊都观 ,世传 麻姑 於此僊去,故立祠在焉。” 清 吴伟业 《过淮阴有感》诗之二:“我本 淮王 旧鸡犬,不随仙去落人间。”(2).去世。死的婉辞。 宋 无名氏 《仁宗御容赴景陵宫奉安导引》词:“彩云縹緲,海上隐三山,仙去莫能攀。”《梅...
邂逅的意思:◎ 邂逅 xièhòu[meet(a relative,friend,etc)unexpectedly;meet by chance;run into sb.]不期而遇 今夕何夕,见此邂逅。——《诗·唐风·绸缪》邂逅发露,祸及知亲。——《后汉书·杜根传》邂逅迷惑。——《三国志·管宁传》...
疑人的意思:(1).用以迷惑敌人的草人。《墨子·杂守》:“池外廉,有要、有害,必为疑人,令往来行夜者射之,诛其疏者。” 孙诒让 间诂引 俞樾 曰:“盖束草为人形,望之如人,故曰疑人。”(2).可疑的人。《东周列国志》第十七回:“疑人勿用用无疑, 仲父 当年独制 齐 。”(3).怀疑他人。 章炳麟 《与许季茀书》:“若以他事为疑,棋已终局,同归於尽可知矣,又安用疑人为?”...
知从的意思:亦作“ 知纵 ”。谓知道别人犯法而不检举告发。 汉 律定为有罪。《后汉书·梁统传》:“豪桀犯禁,姦吏弄法,故重首匿之科,著知从之律,以破朋党,以惩隐匿。” 李贤 注:“知纵谓见知故纵, 武帝 时立见知故纵之罪,使 张汤 等著律。”...
终夕的意思:通宵;彻夜。《左传·昭公二十年》:“终夕与於燎。” 唐 杜甫 《八哀诗·故著作郎贬台州司户荥阳郑公虔》:“操纸终夕酣,时物集遐想。” 清 昭槤 《啸亭杂录·木兰行围制度》:“或有时上引诸文士賡唱终夕,以示暇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