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壶公山怀舍侄惟升赏析

壶公山怀舍侄惟升

明 · 谢肃
骢马西临莆口大,一山千仞卓崔嵬。
泉当绝顶通朝夕,日转壶中照殿台。
弭节偶然观海去,省风宁为觅仙来。
还怜须鬓都成雪,家侄何时共酒杯。

注释

骢马:指毛色黑白相间的马。
崔嵬:形容山势高大险峻。
绝顶:山顶。
壶中:古代传说中的日月壶,象征时间流逝。
弭节:放松缰绳,慢行。
省风:省察风尘,意指超脱世俗。
须鬓:胡须和鬓发,代指年岁。
共酒杯:一起饮酒。

翻译

骢马西行至莆口边,高山峻岭挺立巍峨。
山顶清泉日夜流淌,日影在壶中穿梭映照宫殿。
偶尔缓行赏海景,岂只为寻仙而来。
感叹岁月催人老,何时能与侄儿共饮共醉。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谢肃的《壶公山怀舍侄惟升》描绘了骏马西行至莆口,壶公山雄伟峻峭的景象。诗中"一山千仞卓崔嵬"形象地展现了山势的高耸入云,而"泉当绝顶通朝夕,日转壶中照殿台"则运用奇特的想象,将山泉和日光赋予了神话般的色彩,暗示着壶公山的神秘与神圣。

诗人乘马登山,只为偶尔一睹海景,"弭节偶然观海去"流露出对自然壮丽景色的向往。然而,他更怀念的是家中侄子,"省风宁为觅仙来"表达了对亲人的深深思念,以及对超脱尘世、与亲人共享天伦之乐的渴望。

最后,诗人感慨岁月匆匆,"还怜须鬓都成雪",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对亲情的珍视,希望能在未来的某一天与侄子共饮,共享天伦之乐。整首诗情感真挚,寓景于情,体现了诗人对家国亲人的深情厚谊。

词语解释

朝夕的意思:◎ 朝夕 zhāoxī(1) [day and night]∶时时;日日夜夜朝夕思慕朝夕遣人。——《汉书·李广苏建传》汝朝夕待母。——明· 崔铣《记王忠肃公翱三事》史朝夕狱门外。——清·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2) [a very short time]∶一朝一夕,指短时间只争朝夕...

骢马的意思:亦作“騘马”。1.青白色相杂的马。 南朝 宋 鲍照 《结客少年场行》:“騘马金络头,锦带佩 吴 钩。” 南朝 梁 《骢马》诗:“驄马鏤金鞍,柘弹落金光。” 唐 李贺 《浩歌》:“青毛騘马参差钱,娇春杨柳含细烟。” 清 孙枝蔚 《艳曲》之二:“青楼十万户,驄马向谁家。”(2).指御史所乘之马或借指御史。 唐 李白 《赠韦侍御黄裳》诗之二:“见君乘驄马,知上 太行 道。” 唐 丘为 《湖中寄王侍御》诗:“驄马真傲吏,翛然无所求。” 明 郑善夫 《送苏侍御从仁使蜀》诗:“驄马今何去,玄冥岁已残。...

崔嵬的意思:[释义]〈书〉(名)有石头的土山。联绵式。...

观海的意思:语出《孟子·尽心上》:“故观於海者难为水,游於圣人之门者难为言。”后用以比喻所观者大。 南朝 齐 王俭 《褚渊碑文》:“观海齐量,登岳均厚。” 南朝 梁 沉约 《<梁武帝集>序》:“事同观海,义等窥天。”...

何时的意思:(1).什么时候。表示疑问。《楚辞·九辩》:“皇天滛溢而秋霖兮,后土何时而得乾?” 唐 韩愈 《赠别元十八协律》诗之六:“寄书 龙城 守,君驥何时秣?”《宋史·岳飞传》:“或问:‘天下何时太平?’”(2).什么时候。表示时间难以确定。 刘大白 《石下的松实》诗:“一棵松树,落下许多松实;不知何时,被压着一块大石。”...

酒杯的意思:见“ 酒杯 ”。亦作“ 酒盃 ”。亦作“ 酒柸 ”。喝酒用的杯子。 宋 沉遘 《次韵和少述秋兴》:“胜事祇随诗句尽,壮怀犹向酒柸舒。” 金 元好问 《庚子三月十日作》诗:“残梦忘书帙,餘香殢酒杯。” 元 揭傒斯 《四友》诗之三:“青天入酒盃,歌笑中夜激。” 明 张茅亭 《一封书·闺怨用<断肠集>结尾》曲:“残灯对酒盃。”《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八回:“后来 小云 输了拳,他伸手取了酒杯代吃。”...

绝顶的意思:[释义](副)极端;非常。 [构成]偏正式:绝(顶 [例句]这孩子绝顶聪明。(作状语)②(名)〈书〉最高峰。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作宾语)...

口大的意思:谓夸口。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二:“不是咱家口大,略使权术,立退干戈。”...

弭节的意思:(1).驻节,停车。节,车行的节度。《楚辞·离骚》:“吾令 羲和 弭节兮,望 崦嵫 而勿迫。” 洪兴祖 补注:“弭,止也。” 马茂元 注:“弭节,犹言停车不进。” 南朝 宋 颜延之 《祭屈原文》:“访怀沙之渊,得捐珮之浦,弭节 罗 潭,艤舟 汨 渚。” 宋 苏轼 《次韵孔文仲推官见赠》:“候吏报君来,弭节江之湄。” 明 归有光 《东隅说》:“弭节乎 暘谷 之地,总轡乎 扶桑 之墟。” 清 黄遵宪 《度辽将军歌》:“自从弭节驻 鸡林 ,所部精兵皆百鍊。”(2).少停,一会儿。《文选·宋玉<高唐赋>...

偶然的意思:[释义](1) (形)事理上不一定要发生而发生的;超出一般规律的。 (2) (副)不是必然的。〈外〉日语。 [构成]附加式 [例句]偶然的事。(作定语)偶然相遇。(作状语)[反义]必然、经常、一贯...

千仞的意思:形容极高或极深。古以八尺为仞。《庄子·秋水》:“千里之远不足以举其大,千仞之高不足以极其深。” 汉 桓宽 《盐铁论·刑德》:“千仞之高,人不轻凌。” 晋 司马彪 《赠山涛》诗:“上凌青云霓,下临千仞谷。” 清 方文 《陈卧子子龙》诗:“惠心烛千仞,雄风扇八区。”...

省风的意思:视察民风。《左传·昭公二十一年》:“天子省风以作乐,器以钟之,舆以行之。” 唐 陈鸿 《长恨歌传》:“﹝上﹞时省风九州,泥金五岳。” 唐 戴叔伦 《奉同汴州李相公勉送郭布殿中出巡》诗:“省风传隐恤,持法去烦苛。”...

须鬓的意思:胡须和鬓发。《晋书·王献之传》:“ 魏 时 陵云殿 榜未题,而匠者误钉之,不可下,乃使 韦仲将 悬橙书之。比讫,鬚鬢尽白,裁餘气息。” 宋 孔平仲 《送谢仲规致仕》诗:“公年五十餘,鬚鬢黑如漆。” 清 厉鹗 《过嘉兴》诗:“只除鬚鬢改,何处不依然。”...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