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赠何觉山赏析

赠何觉山

宋 · 何梦桂
昔有二道士,学道隐此山。
一觉径超诣,脱屣遗人寰。
石影未灭没,半出林峦间。
空山以名存,高踪那能攀。
下有可人翁,老去双鬓斑。
天涯蹇行足,日暮倦鸟还。
神交藐千古,试为问丸丹。

拼音版原文

yǒuèrdàoshìxuédàoyǐnshān

juéjìngchāotuōrénhuán

shíyǐngwèimièméibànchūlínluánjiān

kōngshānmíngcúngāozōngnéngpān

xiàyǒurénwēnglǎoshuāngbìnbān

tiānjiǎnxíngjuànniǎohái

shénjiāomiǎoqiānshìwèiwènwándān

注释

昔:从前。
有:存在。
二:两个。
道士:修道之人。
学道:修习道术。
隐:隐藏。
此山:这座山。
径超诣:直接升天。
脱屣:弃鞋。
遗:留下。
人寰:人间。
石影:石头的影子。
灭没:消失。
半出:露出一半。
空山:荒无人烟的山。
高踪:高尚的足迹。
那能:怎能。
攀:攀登。
可人翁:令人敬爱的老人。
老去:年老。
双鬓斑:两鬓斑白。
天涯:遥远的地方。
蹇行足:步履艰难。
日暮:傍晚。
倦鸟还:疲倦的鸟儿归巢。
神交:精神交流。
藐:超越。
千古:千年。
丸丹:长生不老药。

翻译

从前有两个道士,他们在此山修道。
其中一个梦中直上,抛弃尘世的鞋子。
石头的影子还在移动,一半隐于山林之间。
这座空山因他们而闻名,高尚的足迹难以追寻。
山下住着一位和蔼的老者,两鬓已斑白。
他步履艰难,如同天涯独行,傍晚疲倦的鸟儿归巢。
他们的精神交流跨越千年,我想问问他们关于长生不老药的事。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道士隐居的生动画面,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写和对道士生活状态的感慨,展现了作者对于道家思想的向往与赞美。诗中“昔有二道士,学道隐此山”两句直接点出了主题,即两个道士选择在这座山中修炼养性。接着,“一觉径超诣,脱屣遗人寰”写出了道士们在精神上的超脱和物质上的简约,他们甚至不再需要鞋子,与世俗的联系越来越少。

“石影未灭没,半出林峦间”这两句生动地描绘了自然景观,其中“石影”指的是山石投射在水中的倒影,“林峦间”则是指树木丛生的山谷。这里通过对自然之美的描写,烘托出道士们所处的环境氛围。

“空山以名存,高踪那能攀”表达了诗人对于那些已故道士的怀念,即使他们已经不在,但他们的名字和精神遗迹依然留存在这片空旷的山中。而“下有可人翁,老去双鬓斑”则描绘了一位长者,可能是仍在世的道士或者诗人的自况,他的头发已经变白,但依旧坚守着自己的修炼之路。

最后,“天涯蹇行足,日暮倦鸟还。神交藐千古,试为问丸丹”几句则是对道家追求长生不老的理想进行探讨。诗人通过描绘远行的脚步和归巢的疲鸟,表达了对于道家的神秘交流与追求永恒之物——“丸丹”的向往。

整首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幽深,体现了作者对道家文化的深刻理解和个人情感的投入。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