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挽陈景章(其一)赏析

挽陈景章(其一)

元末明初 · 蓝仁
禅笠频相访,儒衣忽自谋。
十年劳火宅,一日脱书囚。
客舍黄金散,邻僧白骨收。
生刍何处奠,孤寺乱山秋。

鉴赏

这首诗是元末明初诗人蓝仁悼念友人陈景章的作品。诗中表达了对陈景章从繁忙的学术生活("十年劳火宅",比喻长期苦读如在火宅之中)中解脱出来的感慨,以及对其突然离世的悲痛。"儒衣忽自谋"暗示了陈景章可能已经放下书本,但没想到却在"一日"之间离开人世。诗人回忆与陈景章交往的点滴,感叹他的财物已散去("客舍黄金散"),而僧侣们只能以白骨(死亡)来为他收殓。最后,诗人想象在孤寂的寺庙和秋日的乱山之中,无人祭奠陈景章,表达出深深的哀思和无尽的怀念之情。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简洁,寓情于事,展现了诗人对故人的深切怀念和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感慨。

词语解释

白骨的意思:(1).尸骨;枯骨。《国语·吴语》:“君王之於 越 也,繄起死人而肉白骨也。” 汉 桓宽 《盐铁论·非鞅》:“故 扁鹊 不能肉白骨, 微 箕 不能存亡国也。” 唐 杜甫 《兵车行》:“君不见 青海 头,古来白骨无人收。” 清 阮葵生 《茶馀客话》卷四:“赤手挽银河,公自大名垂宇宙;青山埋白骨,我来何处弔英贤!”《文汇报》1983.8.14:“苍松掩不住白骨,红岩染透了鲜血。”(2).泛指死人。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三》:“刀笔舞闻,曲相开脱,遂使凶残漏网,白骨沉寃。”(3).白色果...

孤寺的意思:孤立无邻的寺庙。 唐 张乔 《送人归江南》诗:“岛烟孤寺磬,江月远船筝。思苦秋迴日,多应吟更清。” 宋 苏轼 《过淮三首赠景山兼寄子由》诗之二:“过 淮 山渐好,松檜亦苍然;,蔼蔼藏孤寺,泠泠出细泉。”...

何处的意思:哪里,什么地方。《汉书·司马迁传》:“且勇者不必死节,怯夫慕义,何处不勉焉!” 唐 王昌龄 《梁苑》诗:“万乘旌旗何处在?平臺宾客有谁怜?”《宋史·欧阳修传》:“ 脩 论事切直,人视之如仇,帝独奬其敢言,面赐五品服。顾侍臣曰:‘如 欧阳脩 者,何处得来?’” 茅盾 《一个女性》五:“但是何处有爱呢?何处是爱呢?”...

黄金的意思:◎ 黄金 huángjīn(1) [gold](2) 铜黄金折。——《战国策·齐策四》太傅赍黄金。(3) 金天作黄金色。——《广东军务记》(4) 金黄色黄金络马头。——《乐府诗集·陌上桑》(5) 见“金”...

火宅的意思:佛教语。多用以比喻充满众苦的尘世。《法华经·譬喻品》:“三界无安,犹如火宅……众苦所烧,我皆拔济。” 南朝 梁武帝 《宝亮法师<涅槃义疏>序》:“救灼烧於火宅,拯沉溺於浪海。” 唐 白居易 《赠昙禅师》诗:“欲知火宅焚烧苦,方寸如今化作灰。” 鲁迅 《野草·死火》:“这是死火。有炎炎的形……疑这才从火宅中出。”...

客舍的意思:◎ 客舍 kèshè[hotel;guest house;guest room] 旅馆;供旅客住宿的房屋...

年劳的意思:任职的年数和劳绩。官吏考绩擢升的标准之一。《北齐书·文襄帝纪》:“ 魏 自 崔亮 以后,选人常以年劳为制, 文襄 乃釐改前式,銓擢唯在得人。” 宋 周煇 《清波杂志》卷十:“公卿子弟,襁褓得官,未尝从事,而锡命与年劳者等,何以示劝!” 明 宋濂 《修慎斋记》:“ 杞 ( 叶杞 )亦念父不置,越数月,适年劳及考,急謁告东归,诸弟闻之,驩迎三十里外。” 章炳麟 《代议然否论》:“夫年劳可质验,而怀材不可豫知,其魄兆独在言词捷给而已。”...

儒衣的意思:(1).犹儒服。《后汉书·儒林传论》:“其服儒衣,称先王,游庠序,聚横塾者,盖布之於邦域矣。” 唐 杜甫 《送杨六判官使西蕃》诗:“儒衣山鸟怪, 汉 节野童看。”(2).指穿儒服。 清 王韬 《淞滨琐话·卢双月》:“儿明作丈夫装,出与当世儒衣儒冠者流周旋晋接。”(3).借指儒生。 唐 皇甫曾 《送裴秀才贡举》诗:“儒衣羞此别,去抵 汉 公卿。”...

生刍的意思:亦作“ 生蒭 ”。1.鲜草。《诗·小雅·白驹》:“生芻一束,其人如玉。” 陈奂 传疏:“芻所以萎白驹,託言礼所以养贤人。”鲜草可养白驹。后因用作礼贤敬贤之典。《西京杂记》卷五:“夫人无幽显,道在则为尊,虽生蒭之贱也,不能脱落君子,故赠君生蒭一束。” 宋 黄庭坚 《迎醇甫夫妇》诗:“策马得行休更秣,已令童稚割生芻。”(2).指贤人;贤能。 南朝 宋 鲍照 《从过旧宫》诗:“空费行苇德,採束谢生芻。” 南朝 梁 吴均 《赠周兴嗣》诗之一:“愿持 江 南蕙,以赠生芻人。”(3).指代《诗·小雅·白驹》...

十年的意思:形容时间长久。《左传·僖公四年》:“一薰一蕕,十年尚犹有臭。” 杨伯峻 注:“十年,言其久也。” 唐 贾岛 《剑客》诗:“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

一日的意思:◎ 一日 yīrì(1) [one day]∶有一天程一日果以眦睚杀人。——宋·王谠《唐语林·雅量》一日于驴上。——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一日晌午。——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2) [a day;all (the) day]∶一天,一昼夜一日之内。——唐·杜牧《阿房宫赋》常如一日。——宋·司马光《训俭示康》苟且非一日。——宋·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奉一日欢。——清·侯方域《壮悔堂文集》前一日。——清·梁启超《谭嗣同传》...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