涟上题樊氏水亭
唐 · 高适
涟上非所趣,偶为世务牵。
经时驻归棹,日夕对平川。
莫论行子愁,且得主人贤。
亭上酒初熟,厨中鱼每鲜。
自说宦游来,因之居住偏。
煮盐沧海曲,种稻长淮边。
四时常晏如,百口无饥年。
菱芋藩篱下,渔樵耳目前。
异县少朋从,我行复迍邅。
向不逢此君,孤舟已言旋。
明日又分首,风涛还眇然。
经时驻归棹,日夕对平川。
莫论行子愁,且得主人贤。
亭上酒初熟,厨中鱼每鲜。
自说宦游来,因之居住偏。
煮盐沧海曲,种稻长淮边。
四时常晏如,百口无饥年。
菱芋藩篱下,渔樵耳目前。
异县少朋从,我行复迍邅。
向不逢此君,孤舟已言旋。
明日又分首,风涛还眇然。
注释
涟上:水边。非所趣:非我所愿。
世务:世俗事务。
牵:牵扯。
经时:长时间。
归棹:归乡的船。
平川:平原。
行子:远行的人。
主人贤:主人贤良。
亭上:亭子上。
酒初熟:酒刚酿好。
厨中:厨房。
鱼每鲜:鱼总是新鲜。
宦游:做官在外。
居住偏:选择偏远居住。
煮盐:煮海水制盐。
沧海曲:海边。
种稻:种植稻谷。
长淮边:淮河边。
四时常晏如:四季如常宁静。
百口:全家。
菱芋:菱角和芋头。
藩篱下:篱笆旁。
渔樵:捕鱼砍柴。
耳目前:眼前之事。
异县:异乡。
迍邅:艰难困顿。
孤舟:孤独的小船。
旋:返回。
分首:分别。
眇然:迷茫。
翻译
这里不是我向往的地方,偶尔被世俗事务牵绊。长时间停留归乡的船,日夜面对平坦的原野。
不必说行者的忧愁,能有贤明的主人已是幸运。
亭上的酒刚酿好,厨房里的鱼总是新鲜。
他自己说自从做官以来,因此选择在这里定居。
在海边煮盐,在淮河边种植稻谷。
四季如常宁静,全家无饥馑之年。
篱笆下种着菱角芋头,渔夫樵夫就在眼前。
异乡朋友稀少,我的行程又多艰难。
若非遇见你,我这孤舟早已返航。
明天又要分别,风浪中前景迷茫。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隐居田园的生活状态。诗人表达了自己不愿意参与世俗纷争,偶尔为处理一些琐事所牵扯,但内心渴望的是归隐自然的平静生活。在这平淡中,诗人享受着简单而丰富的生活,如亭上初熟的酒和厨中的新鲜鱼。诗人自述自己宦游多年,现在终于能够在偏远的地方安顿下来,并且适应了这里的生活方式,如煮盐、种稻,过上了四季常满、百姓无饥饿的日子。
菱角和芋头成为了围栏的一部分,渔樵的声音就在眼前。诗人在异乡少有知己,但他并没有感到孤独,因为他已经决定要离开这里。他提到有一位君子,他的孤舟似乎在告诉他该转身离去了。明天,他又将继续他的旅程,而那风涛依旧模糊不清。
诗人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自然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纷争的超脱,以及一种淡泊名利、追求内心平静的心境。这首诗语言质朴而富有意境,反映出诗人深厚的田园情怀和哲学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