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能上人参源禅师
一识山中人,知是黄龙子。
超然精悍姿,晓日出尘滓。
坐令平生怀,未吐心已死。
别来今十载,岁月乃如此。
近闻归南都,老色更丰美。
遥知君见时,机妙乳生水。
道眼真鹅王,拣辨不容拟。
应怪纳饭师,赶逐倒脱履。
万象争惊吁,虚空笑启齿。
却归下板头,破衲蒙冻耳。
他日重相逢,烦君再指似。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释德洪所作的《送能上人参源禅师》,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与对佛法的深刻理解。
首句“我昔游东吴,曾过南山寺”,诗人回忆起往昔游历江南,途经南山寺的情景,为后文的离别与重逢埋下伏笔。接着,“一识山中人,知是黄龙子”一句,巧妙地将友人比作黄龙,寓意其智慧与灵性,暗示了友人深厚的禅学修为。
“超然精悍姿,晓日出尘滓”描绘了友人独特的气质与精神风貌,如同初升的太阳穿透云雾,展现出清新脱俗的境界。这一形象不仅赞美了友人的个人魅力,也暗含了对佛法真理的追求与领悟。
“坐令平生怀,未吐心已死”则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深厚情感的感慨,即使尚未言明,内心的情感已然被触动至极,仿佛生命中的某些期待与憧憬在这一刻得到了回应。
“别来今十载,岁月乃如此”点明了时间的流逝与世事的变迁,十年间,世事沧桑,而友人依旧保持着那份纯净与美好,令人敬佩。
“近闻归南都,老色更丰美”描述了友人回归南都后的状态,虽年岁渐长,但精神焕发,形象生动地展现了老而不衰、智慧常新的形象。
“遥知君见时,机妙乳生水”预示着未来重逢之时,友人将展现出更为深邃的智慧与洞察力,如同清泉涌动,生机勃勃。
“道眼真鹅王,拣辨不容拟”进一步强调了友人在佛法修行上的成就,比作鹅王,象征其在佛法领域的权威与领导地位,同时强调了其对佛法真理的精准把握与辨析能力。
“应怪纳饭师,赶逐倒脱履”以幽默的方式,比喻友人对待佛法修行的严谨与执着,连日常琐事也不放过,展现出其对佛法的虔诚与深入理解。
“万象争惊吁,虚空笑启齿”描绘了友人对世间万物的洞察与理解,如同虚空般广阔无垠,能够以轻松的态度面对一切,体现了其内心的宁静与豁达。
“却归下板头,破衲蒙冻耳”以简练的语言,勾勒出友人日常生活的一角,虽然生活简朴,但内心充满温暖与力量,体现了其修行的真正意义。
最后,“他日重相逢,烦君再指似”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期待与渴望,希望再次见到友人,并从其身上获得更多的启发与教诲。
整首诗通过对友人形象的描绘与对佛法修行的感悟,展现了深厚的人文关怀与对智慧的追求,语言流畅自然,情感真挚动人,是一首富有哲理与艺术价值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