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题烟寺晚归图赏析

题烟寺晚归图

金末元初 · 王寂
上方直去天一握,归路转回山半腰。
老衲迟迟缘底事,要乘佳月过溪桥。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烟寺晚归的宁静与深邃之景。首句“上方直去天一握”,以夸张的手法展现了登高远望时的壮阔景象,仿佛能触及天空,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接着,“归路转回山半腰”则细腻地描绘了下山途中曲折蜿蜒的路径,暗示着旅程的艰辛与探索的乐趣。

“老衲迟迟缘底事”,这里的“老衲”指的是僧人,诗人通过这一形象,表达了对僧侣生活悠然自得、不急不躁态度的赞赏。而“要乘佳月过溪桥”则进一步渲染了夜晚行走在溪边小桥上的美好氛围,月光洒落,增添了几分神秘与浪漫。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场景描绘和情感抒发,展现了自然之美与心灵之静,体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深刻感悟以及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词语解释

半腰的意思:◎ 半腰 bànyāo[midway] 物体的中部;半中间树半腰...

迟迟的意思:◎ 迟迟 chíchí(1) [slow]∶行动比必要的或有时是想象的更为缓慢,久久不能完成迟迟得不到结果(2) [delay]∶迟缓;拖延时间迟迟才作出判决...

底事的意思:(1).何事。 唐 刘肃 《大唐新语·酷忍》:“天子富有四海,立皇后有何不可,关汝诸人底事,而生异议!” 宋 张元干 《贺新郎·送胡邦衡侍制赴新州》词:“底事 崑崙 倾 砥柱 ,九地黄流乱注?” 清 赵翼 《陔馀丛考·底》:“ 江 南俗语,问何物曰底物,何事曰底事。 唐 以来已入诗词中。” 陈毅 《为苏南磨擦答某君书》诗:“投降缘底事?敌伪已图穷。”(2).此事。 宋 林希逸 《题达摩渡芦图》诗:“若将底事比渠儂,老胡暗中定羞杀。” 清 李渔 《蜃中楼·怒遣》:“归向慈亲告,底事羞还怕。”...

方直的意思:(1).指人品端方正直。 汉 陆贾 《新语·慎微》:“然后忠良方直之人,则得容於世而施於政。”《南史·蔡兴宗传》:“时上方盛淫宴,虐侮羣臣……唯 兴宗 以方直见惮,不被侵媟。” 宋 王谠 《唐语林·补遗一》:“ 魏知古 ,性方直。”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鸦头》:“﹝少女﹞望见 王 ,秋波频顾,眉目含情…… 王 素方直,至此惘然若失。”(2).指形状方正。 唐 元稹 《有酒》诗之二:“尚思天地之始名,一元既二分浊清,地居方直天体明。”...

归路的意思:◎ 归路 guīlù[homeward journey] 归途;往回走的道路孩子们在大树林里越走越远,终于迷失了归路...

老衲的意思:年老的僧人。亦为老僧自称。亦有借用于道士者。 唐 戴叔伦 《题横山寺》诗:“老衲供茶盌,斜阳送客舟。” 明 陈汝元 《金莲记·郊遇》:“长公绣口锦心,不日连枝奋北;老衲萍踪浪跡,来朝一苇度西。” 清 黄遵宪 《石川鸿斋偕僧来谒》诗:“先生昨者杖策至,两三老衲共联袂。”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种梨》:“道士曰:‘一车数百颗,老衲止丐其一。’”...

山半的意思:山腰,。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沔水三》:“呼山下人令上山半,与语溪中。” 唐 杜荀鹤 《登山寺》诗:“山半一山寺,野人秋日登。” 何其芳 《忆昔》诗:“试登山半望田垄,麦色青青早吐芽。”...

上方的意思:(1).前面。《史记·滑稽列传禇少孙论》:“﹝臣﹞窃不逊让,復作故事滑稽之语六章,编之於左……以附益上方 太史公 之三章。”(2).古代阴阳五行家指东方和北方。《汉书·翼奉传》:“上方之情乐也,乐行姦邪,辰未主之。” 颜师古 注引 孟康 曰:“上方谓北与东也,阳气所萌生,故为上。”(3).天上;上界。《云笈七籤》卷二二:“上方九天之上,清阳空虚之内,无色无象,无形无影。” 元 郑廷玉 《忍字记》楔子:“有上方贪狼星,乃是第十三尊罗汉,不听我佛讲经説法。”《金瓶梅词话》第六十七回:“此物出於西域,非人间可...

天一的意思:(1).谓与天合而为一。《庄子·大宗师》:“安排而去化,乃入於寥天一。” 郭象 注:“安於推移而与化俱去,故乃入於寂寥而与天为一也。”(2).星名。《史记·天官书》:“前列直斗口三星,随北端兑,若见若不,曰阴德,或曰天一。” 张守节 正义:“天一一星,疆閶闔外,天帝之神,主战鬭,知人吉凶。明而有光,则阴阳和,万物成,人主吉;不然,反是。”《晋书·天文志上》:“天一星在紫宫门右星南,天帝之神也,主战鬭,知人吉凶者也。”(3).神名。《史记·封禅书》:“其后人有上书,言‘古者天子三年壹用太牢祠神三一: 天一 ...

一握的意思:(1).犹言一把。亦常喻微小或微少。《易·萃》:“若号,一握为笑,勿恤。” 孔颖达 疏:“一握者,小之貌也。自比一握之间,言至小也。”《淮南子·原道训》:“舒之幎於六合,卷之不盈於一握。”《北史·许惇传》:“ 齐文宣 尝因酒酣,提 惇 鬚称美,以刀截之,唯留一握。” 金 元好问 《铜鞮次村道中》诗:“昂头天一握,放脚百丈井。”(2).犹一柄。 明 郎瑛 《七修类稿·国事·徐刘先知》:“持此一握扇,天下横行走。”(3).一掌之中。《列子·汤问》:“大王治国诚能若此,则天下可运於一握。”(4).一把抓住。...

缘底的意思:因何;为什么。 后蜀 阎选 《八拍蛮》词:“憔悴不知缘底事,遇人推道不宜春。” 宋 梅尧臣 《庶子泉》诗:“沙穴石竇无限泉,此泉缘底名不灭?” 宋 辛弃疾 《归朝欢》词:“我笑 共工 缘底怒,触断峨峨天一柱。”...

转回的意思:◎ 转回 zhuǎnhuí[inversion] 用一个第八度音使低音调上升或使高音调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