贻刘高士别
初日照龙阙,峨峨在天半。
壮哉丽百常,美矣崇两观。
俯视趋朝客,簪佩何璀璨。
而我送将归,裴回霸陵岸。
北云去吴越,南雁离江汉。
伊昔蹈丘园,翩翩理文翰。
高谈闵仲叔,逸气刘公干。
每言竹柏贞,尝轻朝市玩。
山昼猿狖静,溪曛鱼鸟乱。
宁止卧崆峒,直云期汗漫。
圣君既理历,族士咸炳焕。
矫首来天池,振羽泛漪澜。
元淑命不达,伯鸾吟可叹。
东去姑苏台,乃过陟阳馆。
舍辔函关道,浮舟沧海畔。
耳目旷暄凉,怀抱盈悲惋。
沈沈青岁晚,霭霭秋云换。
自言永遁栖,无复从羁绊。
挥手谢知己,知己莫能赞。
拼音版原文
注释
夙驾:清晨驾车。早霞:早晨的霞光。
龙阙:皇宫的代称。
峨峨:形容建筑物高大。
两观:宫殿的两侧观楼。
簪佩:古代官员的装饰品。
裴回:徘徊,逗留。
霸陵:汉代帝王陵墓。
吴越:古代地区名,今江苏、浙江一带。
丘园:园林,指隐居之处。
闵仲叔:古人名,此处指高谈之人。
刘公干:古人名,才情出众。
竹柏:象征坚贞不屈。
朝市:都市,尘世。
崆峒:中国西部的名山。
汗漫:无边无际。
理历:治理历法。
炳焕:光明灿烂。
元淑:人名,命运坎坷。
伯鸾:人名,有哀歌之意。
姑苏台:古代苏州的名胜。
陟阳馆:旅馆名。
函关道:函谷关附近的道路。
沧海:大海。
沈沈:深沉。
霭霭:浓厚的样子。
永遁:永远逃避。
羁绊:束缚,牵绊。
知己:知心朋友。
翻译
清晨驾车出东城,城边朝霞已消散。朝阳初照皇宫阙,巍峨耸立半空中。
壮丽无比常在眼,两座宫殿美又崇。
俯瞰朝臣赶路忙,冠佩繁星般灿烂。
我却要送友归乡,徘徊在霸陵河岸。
北云飘向吴越地,南雁飞离江汉间。
昔日他游学园林,挥笔书写文章篇。
高谈阔论如闵仲叔,刘公干才气飞扬。
常言竹柏坚贞志,轻视尘世的游乐。
山中白日猿鸟静,溪边黄昏鱼鸟乱。
岂止隐居崆峒山,志在逍遥天地间。
圣明君主治天下,家族英杰皆辉煌。
抬头望向天池水,振翅翱翔泛波澜。
元淑命运多舛,伯鸾的哀歌令人叹。
东行至姑苏古台,途径陟阳旅馆。
弃车于函谷关道,乘舟游荡沧海边。
耳目所及皆宽广,心中充满悲伤。
深秋时节天色暗,秋云浓重换新颜。
自言从此归隐处,再无尘世牵绊。
挥手告别知心人,知音难觅无言赞。
鉴赏
这首诗描写了诗人与朋友分别时的愁绪和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开篇“夙驾出东城,城傍早霞散”设置了清晨离别的氛围,“初日照龙阙,峨峨在天半”则展现了壮丽的山川之美。接着“壮哉丽百常,美矣崇两观”表达了对美景的赞叹和对朋友的怀念。
“俯视趋朝客,簪佩何璀璨”描绘了诗人目送行人而自己则是闲适自得的状态。随后的“而我送将归,裴回霸陵岸”显示了诗人在送别之后独自返回的孤寂感。
接下来的几句“北云去吴越,南雁离江汉。伊昔蹈丘园,翩翩理文翰。”则通过对自然界的描写,表达了诗人的淡定与超脱,以及对书籍的喜爱和生活态度。
“高谈闵仲叔,逸气刘公干”一句,显然是借古人之口来赞美朋友。紧接着,“每言竹柏贞,尝轻朝市玩”则透露出诗人的淡泊名利,追求自然真挚的情操。
“山昼猿狖静,溪曛鱼鸟乱”描绘了宁静的山林与活跃的溪水生态,“宁止卧崆峒,直云期汗漫”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界的热爱和向往。
“圣君既理历,族士咸炳焕。矫首来天池,振羽泛漪澜。”这一部分是对理想中的统治者与士大夫的赞美,以及希望自己能像鸟儿一样自由飞翔。
最后,“元淑命不达,伯鸾吟可叹”表达了诗人对于友情难以传递的感慨,“东去姑苏台,乃过陟阳馆。舍辔函关道,浮舟沧海畔。”则是对远行和离别之情的抒发。
“耳目旷暄凉,怀抱盈悲惋”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哀伤,“沈沈青岁晚,霭霭秋云换”则描绘了一种时间流逝、四季更迭的感慨。
“自言永遁栖,无复从羁绊。挥手谢知己,知己莫能赞。”这一结尾部分,是诗人表达自己将远离尘世,不再受世俗羁绊,同时对朋友的深情告别。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分展现了古代文人的情感世界和审美取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