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日游昆山
清 · 任绳隗
昆山一片石,巉秀称奇绝。
不使土附之,削肤仅存骨。
扪萝数十盘,宛转踞其脊。
流云湿松杉,回绕佛坛出。
眼前无华岳,此亦去天尺。
所以惯游人,不如乍来客。
佳人飘缟带,湘佩穿林陌。
婉约故可怜,含凄况寒食。
春风吹古道,芳草眠残碣。
车马虽复喧,荒原自空碧。
我能真赏见山灵,不独寻常寄游迹。
钟声日暮下镫龛,迟却十年来面壁。
不使土附之,削肤仅存骨。
扪萝数十盘,宛转踞其脊。
流云湿松杉,回绕佛坛出。
眼前无华岳,此亦去天尺。
所以惯游人,不如乍来客。
佳人飘缟带,湘佩穿林陌。
婉约故可怜,含凄况寒食。
春风吹古道,芳草眠残碣。
车马虽复喧,荒原自空碧。
我能真赏见山灵,不独寻常寄游迹。
钟声日暮下镫龛,迟却十年来面壁。
鉴赏
这首清代诗人任绳隗的《清明日游昆山》描绘了清明时节游览昆山石的景象。首句“昆山一片石,巉秀称奇绝”以简洁的语言勾勒出昆山石的峻峭秀丽,令人惊叹。接下来的诗句通过“削肤仅存骨”形容石质的坚硬和奇特,而“扪萝数十盘,宛转踞其脊”则写出山路的曲折与险峻,仿佛在攀登者的手中摸索前行。
诗人进一步借景抒情,通过“流云湿松杉,回绕佛坛出”展现了山中云雾缭绕,佛坛隐现的神秘氛围,暗示出清明节的宗教色彩。接着,“眼前无华岳,此亦去天尺”表达了对昆山石的高度评价,认为它虽不及华山,但依然接近天际,令人仰望。
“所以惯游人,不如乍来客”暗含诗人对初次来访者的新鲜感和欣赏,而“佳人飘缟带,湘佩穿林陌”则运用女性形象,增添了清明节扫墓的哀婉气氛。最后,诗人感叹春风吹过古道,芳草覆盖着残碑,尽管车马喧嚣,但荒原的宁静更显空旷翠绿。
整首诗以清明游山为背景,融合了自然景色与人文情感,展现出诗人对山川的深情赞美和独特审美体验,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