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平江清明书所闻见赏析

平江清明书所闻见

宋 · 陈藻
早插绿杨檐外去,晚携黄胖杖头归。
富者几家贫者众,年年渐见赏人稀。

拼音版原文

zǎochā绿yángyánwàiwǎnxiéhuángténgzhàngtóuguī

zhějiāpínzhězhòngniánniánjiànjiànshǎngrén

注释

早:早晨。
插:插入。
绿杨:绿色的柳树。
檐外:屋檐外面。
去:离开。
晚:傍晚。
携:携带。
黄胖:黄色且粗壮的竹杖。
杖头:手杖顶端。
归:返回。
富者:富有的人。
贫者:贫穷的人。
众:众多。
年年:每年。
渐:逐渐。
见:看到。
赏:欣赏,赞赏。
人稀:欣赏的人越来越少。

翻译

早晨早早地插上绿杨枝在屋檐外
傍晚时分提着黄色竹杖回家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清明时节的乡村景象。首句"早插绿杨檐外去",生动地展现了农人在清晨忙碌地插种杨柳的情景,可能是在屋檐下进行,寓意着春耕的开始和生活的循环。"晚携黄胖杖头归"则描绘了傍晚时分,人们扛着工具回家的场景,"黄胖"可能是农具的一种,杖头归来,显示出一天劳作的疲惫。

接下来两句"富者几家贫者众,年年渐见赏人稀"揭示了社会的贫富差距,指出尽管一年四季都在劳作,但贫富不均的现象依然明显,富人少而穷人多,赏花赏景的人也越来越少,暗含了诗人对民生疾苦的关注和对世态炎凉的感慨。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清明节为背景,通过日常生活的细节,反映了宋代农村的社会现实,寓含了诗人对社会现象的观察与思考。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