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和王耕云与愚庵倡和诗二首(其二)赏析

和王耕云与愚庵倡和诗二首(其二)

明 · 高启
欲望城西礼白云,数峰苍翠晚粼粼。
谁知邂逅东归客,亦是香山社里人。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画面。"欲望城西"暗示了繁华都市之外的自然环境,诗人在此向白云行礼,流露出对清静心境的向往。"数峰苍翠晚粼粼",寥寥几笔勾勒出山峰在傍晚时分的青翠之色,微光闪烁,如同水面波纹,增添了画面的动态感。

"谁知邂逅东归客"表达了诗人意外地遇见一位从东方归来的旅人,这邂逅充满了偶然与惊喜。"亦是香山社里人"则揭示了这位东归客的身份,他可能与诗人有着共同的兴趣或渊源,如都曾是香山诗社的一员,增添了诗歌的文化内涵和社交元素。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自然景色为背景,通过人物的邂逅,展现了诗人对友情和文化共享的珍视,以及对隐逸生活的理想追求。高启的诗风清新自然,情感真挚,体现了明代文人士大夫的情怀。

词语解释

白云的意思:(1).白色的云。《诗·小雅·白华》:“英英白云,露彼菅茅。”《庄子·天地》:“乘彼白云,至於帝乡。”《史记·封禅书》:“其夜若有光,昼有白云起封中。” 唐 苏颋 《汾上惊秋》诗:“北风吹白云,万里渡 河 汾 。”《文汇报》1983.10.12:“《蓬莱导游图》有幅照片,蓝天之下,白云之上,嵌着 蓬莱阁 主要建筑,似仙山又似蜃楼。”(2). 黄帝 时掌刑狱之官。后用作刑官的别称。《汉书·百官公卿表上》“ 黄帝 云师云名” 颜师古 注引 汉 应劭 曰:“ 黄帝 受命有云瑞,故以云纪事也。由是而言,故春...

苍翠的意思:[释义](形)(草木等)深绿。 [构成]偏正式:苍〔翠 [例句]草木苍翠。(作谓语)苍翠的群山。(作定语)...

东归的意思:指回故乡。因 汉 唐 皆都 长安 ,中原、 江 南人士辞京返里多言东归。 三国 魏 曹操 《苦寒行》:“我心何怫鬱,思欲一东归。” 唐 郑谷 《送京参翁先辈归闽中》诗:“解印东归去,人情此际多。” 唐 郑谷 《贺进士骆用锡登第》诗:“春榜到春晚,一家荣一乡……好是东归日,高槐蕊半黄。”...

归客的意思:旅居外地返回家的人。 南朝 宋 谢灵运 《九日从宋公戏马台集送孔令》诗:“归客遂海隅,脱冠谢朝列。” 唐 李颀 《送窦参军》诗:“城南送归客,举酒对林峦。” 唐 王维 《寒食汜上作》诗:“ 广武 城边逢暮春, 汶阳 归客泪沾巾。”...

里人的意思:(1).同里的人,同乡。《晏子春秋·问上九》:“人有酤酒者,为器甚洁清,置表甚长,而酒酸不售。问之里人其故。”《后汉书·方术传下·华佗》:“后五六岁,有里人如 成 先病,请药甚急, 成 愍而与之。” 宋 曾巩 《仙都观三门记》:“予与 齐曅 ,里人也。”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李八缸》:“翁最富,以缸贮金,里人称之‘八缸’。”(2).里中主事者。《国语·鲁语上》:“唯里人所命次。” 韦昭 注:“里人,里宰也。” 唐 柳宗元 《上襄阳李愬仆射献唐雅诗启》:“稗官里人,得採而歌之。”(3).俚人,鄙俗...

粼粼的意思:◎ 粼粼 línlín[clear;crystalline] 形容水流的清澈或石的明净粼粼碧波粼粼然:清澈明净的样子...

西礼的意思:(1).古时皇帝祭 西岳 华山 之礼。《书·舜典》:“十有一月朔,巡守至於 北岳 ,如西礼。” 孔颖达 疏:“巡守至於 北岳 之下,一如 西岳 之礼。”(2). 欧 美 国家的礼节。 清 薛福成 《豫筹各国使臣合请觐见片》:“敕下总理衙门,告以如愿行中礼,或愿行西礼,各听其便。”...

香山的意思:(1).山名。(1)在今 河南省 洛阳市 龙门山 之东。 唐 白居易 曾在此筑石楼,自号 香山居士 。(2)在 江苏省 吴县 西南。相传 吴王 种香处。下有采香径。(3) 北京市 西郊 西山 山岭之一。主峰 鬼见愁 ,形势峻拔。名胜古迹有 碧云寺 、 静宜园 、 双清别墅 、 香山寺 、 朝阳洞 等。园林清幽,景色宜人。为京郊游览胜地。(2). 洛阳 龙门山 上 香山寺 的省称。 唐 白居易 《修香山寺记》:“ 洛 都四郊,山水之胜, 龙门 首焉; 龙门 十寺,观游之胜, 香山 首焉。”参见“...

邂逅的意思:◎ 邂逅 xièhòu[meet(a relative,friend,etc)unexpectedly;meet by chance;run into sb.]不期而遇 今夕何夕,见此邂逅。——《诗·唐风·绸缪》邂逅发露,祸及知亲。——《后汉书·杜根传》邂逅迷惑。——《三国志·管宁传》...

欲望的意思:◎ 欲望 yùwàng(1) [desire]∶对能给以愉快或满足的事物或经验的有意识的愿望(2) [lust]∶强烈的向往(3) [sexual desire]∶肉欲或性欲...

香山社的意思:即香火社。因 香山居士 ( 唐 诗人 白居易 别号)曾参与,故名。 明 高启 《和王耕云与愚庵倡和诗》之二:“谁知解綬东归客,亦是香山社里人。”参见“ 香火社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