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流火
元 · 凌云翰
人间逄七月,大火向西流。
民事终嫌晚,天时始应秋。
三星低北户,万象拱南州。
箕尾同成纬,珠玑异缀旒。
金波分穆穆,银汉与悠悠。
类烛辉瑶席,疑萤度玉楼。
色连朱阁迥,光动翠帘幽。
栗烈将催候,晶荧故眩眸。
气随霜露变,事逐岁年遒。
布帛堪为褐,狐狸可制裘。
先时还有备,卒岁每无忧。
偶读豳风作,端为大业谋。
愿陈忠厚意,万一贲皇猷。
民事终嫌晚,天时始应秋。
三星低北户,万象拱南州。
箕尾同成纬,珠玑异缀旒。
金波分穆穆,银汉与悠悠。
类烛辉瑶席,疑萤度玉楼。
色连朱阁迥,光动翠帘幽。
栗烈将催候,晶荧故眩眸。
气随霜露变,事逐岁年遒。
布帛堪为褐,狐狸可制裘。
先时还有备,卒岁每无忧。
偶读豳风作,端为大业谋。
愿陈忠厚意,万一贲皇猷。
鉴赏
这首元代诗人凌云翰的《七月流火》描绘了农历七月时节的景象,以"大火向西流"象征夏末秋初的季节转换。诗人通过观察天象,如三星低垂、万象向南,联想到自然界的变化,如"栗烈将催候"和"气随霜露变",暗示着农事的收成和准备。
诗中运用比喻,如"类烛辉瑶席"和"疑萤度玉楼",形象地描绘了月光的明亮与清凉,给人以宁静而神秘的感受。诗人借此表达对民生的关注,认为适时的准备可以应对生活的变迁,"先时还有备,卒岁每无忧",体现了他的深思熟虑和忧民情怀。
最后,诗人引用《诗经·豳风》中的内容,表达了自己忠厚之志,希望自己的见解能为国家大计出谋划策,"愿陈忠厚意,万一贲皇猷",展现了其高尚的政治理想。
整体而言,这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既展示了自然景色,又寓含了人生哲理,体现了元代文人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和人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