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三十六丈乞西京留台辄成长句时先之七兄已拜北京留台
宋 · 晁说之
门地何人论甲乙,碧梧丹凤重徘徊。
前时五相继三相,此日西台望北台。
器业云霄能我有,功名钟鼎待时来。
重言四海宫师德,季子白头谁识哉。
前时五相继三相,此日西台望北台。
器业云霄能我有,功名钟鼎待时来。
重言四海宫师德,季子白头谁识哉。
注释
何人:谁。甲乙:高低。
碧梧:绿梧桐。
丹凤:凤凰。
重徘徊:反复徘徊。
前时:先前。
五相继三相:五人相继起落三次。
此日:今日。
西台:西台官位。
北台:北台官位。
器业:才学。
云霄:形容极高。
能我有:我所拥有。
钟鼎:古代象征显赫地位的器物,这里指功名富贵。
重言:再述。
四海:天下。
宫师:宫廷教师或德高望重的人。
季子:有才华但未被赏识的人。
白头:形容年老。
识:认识,赏识。
翻译
无人评论门前高低,绿梧桐下凤凰徘徊。先前五人相继三起落,今日西台遥望北台。
我的才学如云霄般高远,功名富贵等待时机来临。
再述四海宫师的美德,白发季子又有谁知?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晁说之所作,题为《闻三十六丈乞西京留台辄成长句时先之七兄已拜北京留台》。诗中表达了对友人晁三十六丈请求留任西京留台之事的感慨,以及对其才华和未来功名的期许。
首句“门地何人论甲乙”暗示了社会地位的比较,但诗人并未局限于这种世俗眼光,而是关注人才本身。接下来,“碧梧丹凤重徘徊”以凤凰比喻友人的才情出众,暗示其在朝廷中的重要地位。
“前时五相继三相”描绘了友人过去的显赫仕途,连续担任高位,而“此日西台望北台”则表达了对友人即将离开当前职位,前往西京留台的不舍和期待。
“器业云霄能我有”赞美友人的才能如同云霄般高远,暗示他具备非凡的才能和抱负。“功名钟鼎待时来”预祝友人未来的功绩将被世人铭记,等待时机一展宏图。
最后两句“重言四海宫师德,季子白头谁识哉”以季子自比,表达对友人品德高尚的认同,同时也流露出对友人未来成就可能不被世人广泛认知的忧虑。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既赞扬了友人的才能,也寄寓了对友人未来的祝福和担忧,展现了诗人深厚的人文关怀和对人才的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