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为何参军题乐寿卷赏析

为何参军题乐寿卷

明 · 卢龙云
早岁思鲈类季鹰,曳裾何必记吾曾。
俸过六百閒为伴,桃拟三千寿作朋。
谢俗久看娱水石,引年今始颂冈陵。
松筠晚节知逾劲,宦业还欣有代兴。

鉴赏

此诗《为何参军题乐寿卷》由明代诗人卢龙云所作,通过诗句展现了诗人对官场生涯的反思与对自然生活的向往。

首联“早岁思鲈类季鹰,曳裾何必记吾曾”以晋代名士张翰(字季鹰)思念家乡鲈鱼而辞官归隐的故事为喻,表达了诗人年轻时便渴望摆脱官场束缚,追求自由自在生活的愿望。这里“曳裾”一词,形象地描绘了在官场中周旋、应酬的场景,诗人却认为这样的生活不必留恋或记录。

颔联“俸过六百閒为伴,桃拟三千寿作朋”进一步阐述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态度。他指出,虽然官俸丰厚,但闲暇时光才是真正的伴侣;他甚至将长寿的桃子视为朋友,暗示了对长生不老的向往,同时也流露出对官场虚荣的不屑。

颈联“谢俗久看娱水石,引年今始颂冈陵”表明诗人长期远离世俗,享受着山水之乐,直到晚年才开始歌颂山陵之美。这反映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对官场生活的厌倦。

尾联“松筠晚节知逾劲,宦业还欣有代兴”以松竹比喻坚贞不渝的品格,即使到了晚年,诗人依然保持了高尚的节操。同时,他也欣慰于后继有人,期待新官员能带来新的气象,体现了诗人对社会进步的期待和对传承的重视。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哲理,展现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反思、对自然之美的向往以及对社会传承的期待,是一首富有情感深度和哲学思考的作品。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