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无异先生顾庐
清 · 李因笃
学易中年自结庐,衡门忽系远游车。
双飞遂合延津剑,万卷同归遁世书。
逝水难留清汉老,名山忍对白莲蔬。
还因适馆移新额,泪洒西州寓目初。
双飞遂合延津剑,万卷同归遁世书。
逝水难留清汉老,名山忍对白莲蔬。
还因适馆移新额,泪洒西州寓目初。
鉴赏
这首清代诗人李因笃的《题无异先生顾庐》描绘了主人公在中年时专注于学习《易经》,并选择简朴生活,寓居于衡门之中。忽然有一天,远方的贵客来访,似乎带来了重要的消息或邀请,使得他的生活轨迹发生了变化,如同双剑合璧般与他人合作,也可能意味着他将投身于更深远的学问或事业。
诗中的“延津剑”可能象征着合作与机遇,而“万卷同归遁世书”则暗示了他可能放弃世俗的生活,追求内心的宁静和隐逸。然而,面对流逝的岁月和清贫的生活,他仍然无法留住那些曾经的名士朋友,只能忍受清苦,以白莲为伴。
最后,他因为新的际遇不得不离开熟悉的居所,心中充满了离别的泪水,初次看到新居的名称更改,不禁感慨万分。整首诗通过描绘主人公的生活转折,展现了他对学术追求的执着以及对友情和生活的深深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