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歌赠别陈子
明末清初 · 屈大均
丘园著书久寂寞,茫茫周蝶谁先觉。
虹霓为带佩华星,欲舍愁心游五岳。
五岳迢遥路不通,何如高卧谢鸿濛。
仙人祗在玉壶里,无为之化如重瞳。
伯乐无烦治天马,藐姑不待御飞龙。
虹霓为带佩华星,欲舍愁心游五岳。
五岳迢遥路不通,何如高卧谢鸿濛。
仙人祗在玉壶里,无为之化如重瞳。
伯乐无烦治天马,藐姑不待御飞龙。
鉴赏
这首诗由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的诗人屈大均所作,名为《短歌赠别陈子》。诗中充满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对友情的深厚情感。
首句“丘园著书久寂寞”,描绘了诗人长期在山林之中专心著述,却感到孤独与寂寞的情景。接着,“茫茫周蝶谁先觉”一句,以周蝶(一种蝴蝶)的自由飞翔,象征着诗人内心对于自由与超脱的渴望,同时也暗示了对现实世界的迷茫与困惑。
“虹霓为带佩华星”一句,运用了浪漫的意象,将彩虹比作腰带,星星比作佩饰,表达了诗人追求理想与光明的内心世界。“欲舍愁心游五岳”则直接表达了诗人想要摆脱忧愁,去五岳名山游历的愿望,寻求心灵的解脱与宁静。
“五岳迢遥路不通,何如高卧谢鸿濛”两句,诗人感叹五岳虽美,但路途遥远且难以到达,不如在宁静的环境中高枕无忧,表达了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尘世烦恼的逃避。
“仙人祗在玉壶里,无为之化如重瞳”则是对理想境界的想象,认为真正的仙境存在于内心的深处,如同仙人的眼睛一般明亮而深邃,体现了诗人对精神世界的追求。
最后,“伯乐无烦治天马,藐姑不待御飞龙”两句,以伯乐与天马、藐姑射山与飞龙的典故,表达了对人才的尊重与对自由的向往,同时也暗示了对友情的珍视,即使在分别之际,也愿彼此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天地,自由翱翔。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哲思,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友情以及理想生活的深刻感悟,以及对自由与超脱的强烈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