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刑都讲颁赐题古楠寺佳篇伏读玩味词旨豪肆感叹战汗不揆浅拙仰次严韵
宋 · 杨庭杰
城南古寺旧林泉,使驭观游绝顶巅。
幸缀华轩到清境,深惭凡骨逐真仙。
不愁落日归鞍促,更许新诗翠石镌。
犹有题名千载后,与他巴水字相连。
幸缀华轩到清境,深惭凡骨逐真仙。
不愁落日归鞍促,更许新诗翠石镌。
犹有题名千载后,与他巴水字相连。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官员在游览古寺时的感慨与体验。诗人杨庭杰以细腻的笔触,将自然美景与人文情怀巧妙融合,展现了对自然之美的赞叹和对高洁精神的向往。
首联“城南古寺旧林泉,使驭观游绝顶巅”,开篇即点明地点与活动,古寺、林泉、绝顶巅构成一幅静谧而壮丽的画面,暗示了游览的高雅与超脱。
颔联“幸缀华轩到清境,深惭凡骨逐真仙”,表达了诗人对能亲临此清幽之地的幸运与满足,同时也流露出对自身平凡身份的自谦与对理想境界的向往。这里运用对比手法,将自身与“真仙”相对比,既显出对高洁品质的追求,也流露出一丝无奈与自嘲。
颈联“不愁落日归鞍促,更许新诗翠石镌”,进一步展现诗人面对美景时的自由与洒脱。不惧时间紧迫,反而期待能留下自己的诗作于翠石之上,既是对自然之美的珍惜,也是对文学创作的热爱与追求。
尾联“犹有题名千载后,与他巴水字相连”,以长远的历史视角,表达了对个人作品流传千古的期许,同时也暗含了对自然与文化传承的思考。通过与“巴水”(可能指地名或泛指)的联系,强调了人与自然、历史与文化的紧密关联。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与欣赏,更蕴含了对高洁精神的追求、对文学创作的热情以及对历史与文化的深刻思考,是一首情感丰富、意境深远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