羁馆即事
明 · 郭之奇
轻裘缓带果何如,铃阁萧然似野庐。
自作羁人凭画地,误疑芳草共幽居。
苦忠苦节皆公案,为德为言尽子虚。
肠断鸡鸣风雨际,梦回天外转情疏。
自作羁人凭画地,误疑芳草共幽居。
苦忠苦节皆公案,为德为言尽子虚。
肠断鸡鸣风雨际,梦回天外转情疏。
鉴赏
这首诗《羁馆即事》由明代诗人郭之奇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在羁旅中的心境与感慨。
首联“轻裘缓带果何如,铃阁萧然似野庐”,开篇便以轻裘缓带的闲适与铃阁的清寂形成对比,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归隐山林的意境。轻裘缓带,暗示着诗人的自在与洒脱;而铃阁萧然,则是羁旅中环境的清冷与孤独,两者交织,展现出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
颔联“自作羁人凭画地,误疑芳草共幽居”,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诗人自比羁旅之人,身处画地,却误以为与芳草共居于幽静之地,表达了对自由与宁静生活的向往,同时也流露出现实与理想之间的落差与无奈。
颈联“苦忠苦节皆公案,为德为言尽子虚”,转入对个人品质与言行的反思。这里,“苦忠苦节”指的是坚守忠诚与气节的艰难,“公案”则指需要公正处理的事务,“为德为言”则是指行为与言语的道德考量,“子虚”则表示虚构或不实之事。这一联反映了诗人对自我道德标准的审视,以及在现实与理想之间寻求平衡的努力。
尾联“肠断鸡鸣风雨际,梦回天外转情疏”,以风雨交加的清晨景象收束全诗,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内心的痛苦与孤独。鸡鸣声起,预示着新的一天开始,但对诗人而言,却是情感更加疏离的时刻。梦回天外,既是对远方的向往,也是对现实困境的逃避,表现出诗人复杂而深沉的情感状态。
整体来看,《羁馆即事》通过对羁旅生活和内心世界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由、理想与现实之间关系的深刻思考,以及在困境中寻求精神寄托的挣扎与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