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道士凌云峰
羽客苕溪来,访我无生道。
无生不可学,可学成缴扰。
有物天地先,冥冥还杳杳。
仙凡本一致,明悟当及早。
蹠蹻岂永年,颜冉未曾夭。
南薰破炎热,浓绿莺声老。
与子两忘言,尘寰即蓬岛。
鉴赏
这首诗《赠道士凌云峰》由元末明初诗人无愠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出世与入世的哲学思考,以及对自然与道家生活的向往。
首句“坐夏不出户,尘缘净于扫”,开篇便以夏日闭门不出,象征心灵的清净,暗示了诗人追求内心世界的宁静与解脱。接着,“羽客苕溪来,访我无生道”描绘了一位道士从遥远的苕溪来访,寻求无生之道,暗含了对超脱世俗、探寻生命真谛的渴望。
“无生不可学,可学成缴扰”两句转折,指出无生之境难以直接学习,但通过修行可以避免纷扰,表达了对修行智慧的深刻理解。接下来,“有物天地先,冥冥还杳杳”则进一步阐述了宇宙万物与生命的起源,强调了自然规律与生命的神秘性。
“仙凡本一致,明悟当及早”揭示了仙人与凡人的本质相通,关键在于是否能明悟真理,鼓励人们尽早觉醒,追求精神上的提升。最后,“蹠蹻岂永年,颜冉未曾夭”通过对比长寿与短命的例子,强调了精神层面的永恒价值,而非物质寿命的长短。
“南薰破炎热,浓绿莺声老”描绘了夏日清风驱散酷热,绿叶浓密中黄莺鸣叫的情景,既展现了自然之美,也寓意着内心的平静与和谐。而“与子两忘言,尘寰即蓬岛”则以与朋友交流为例,说明在精神层面的共鸣中,平凡的世界也能成为心灵的乐园。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和人生哲理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向往,以及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
词语解释
不可的意思:◎ 不可 bùkě(1) [should not]∶不可能;不可以兼与药相粘,不可取。——宋·沈括《梦溪笔谈·活板》学不可以已。——《荀子·劝学》(2) [must not]∶决不能,必须不而势力众寡不可论。——《资治通鉴》不可一概而论(3) [simply must]∶与“非”搭配,表示必须或一定今天这个会很重要,我非去不可...
尘缘的意思:佛教、道教谓与尘世的因缘。 唐 韦应物 《春月观省属城始憩东西林精舍》诗:“佳士亦栖息,善身絶尘缘。” 明 陈汝元 《金莲记·赋鹤》:“端只为爱河慾海起波涛,名韁利锁不能逃,这尘缘怎消?”《警世通言·金令史美婢酬秀童》:“原是天上 苟元帅 ,尘缘已满,众将请他上天归班,非击死也。” 清 姚鼐 《徐半山桂》诗:“已将僧祴谢尘缘,犹有深情拜杜鹃。”《人民文学》1979年第5期:“这么说来,老先生是情愿斩断尘缘,皈依我佛的了。”...
尘寰的意思:◎ 尘寰 chénhuán[the world;this mortal life] 人世间自此尘寰音信断...
及早的意思:[释义](副)趁早。 [构成]动宾式:及|早 [例句]生了病要及早治。(作状语)...
两忘的意思:(1).两者一起忘记。《庄子·大宗师》:“与其誉 尧 而非 桀 也,不如两忘而化其道。” 唐 白居易 《分司洛中多暇数与诸客宴游醉后狂吟偶成十韵》:“性与时相远,身将世两忘。” 元 倪瓒 《听袁员外弹琴》诗:“两忘絃与手,流泉松吹声。”(2).特指物我、身世两者一起忘记。《艺文类聚》卷五七引 南朝 梁武帝 《连珠》:“是以弘道归於兼济,至德由乎两忘。” 唐 骆宾王 《在江南赠宋五之问》诗:“揆拙迷三雀,劳生昧两忘。”...
冥冥的意思:◎ 冥冥 míngmíng(1) [dim]∶不明亮天色冥冥杳以冥 冥。——《楚辞·屈原·涉江》薄暮冥冥。——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2) [benighted]∶指人不明事理(3) [high and far space]∶形容高远;深远鸿飞冥冥(4) [hades]∶迷信的人指有鬼神暗中起作用的境界...
明悟的意思:(1).聪慧;觉悟。《晋书·傅咸传》:“ 咸 字 长虞 刚简有大节。风格峻整,识性明悟。” 宋 叶适 《宋故孟夫人墓志铭》:“尝见佛者 宗杲 重其明悟,使从其徒曰 无著道人 妙总 , 总 亦以其所知许之。” 金 王若虚 《进士彭子升墓志》:“ 子升 幼明悟过人,倜儻有立志,读书为文悉得其妙处。”(2).美丽聪明。 宋 孙光宪 《北梦琐言》卷二十:“ 萧氏 寡而无子,其容态明悟,国人具闻。”(3).明白,领悟。《小说选刊》1981年第11期:“女儿这一提醒,花王才明悟。”...
南薰的意思:1.亦作“ 南熏 ”。指《南风》歌。相传为 虞舜 所作,歌中有“南风之薰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等句。参阅《礼记·乐记》疏引《尸子》、《史记·乐书》集解、《孔子家语·辩乐解》。 唐 王维 《大同殿赐宴乐敢书即事》诗:“陌上 尧 樽倾北斗,楼前 舜 乐动南薰。” 唐 陆龟蒙 《杂讽》诗之五:“永播南熏音,垂之万年耳。” 清 高士奇 《己未五日西苑泛舟侍宴恭纪》诗之三:“高张广乐播南薰,宝幄楼船剑佩分。”2.借指从南面刮来的风。 唐 邬载 《送萧颖士赴东府得君字》诗:“和风媚东郊,时物滋南薰。” 明 ...
蓬岛的意思:即 蓬莱山 。 唐 李白 《古风》之四八:“但求 蓬岛 药,岂思农鳸春?” 清 唐孙华 《同年沉昭嗣明府谈杭州西溪之胜》诗:“ 桃源 与 蓬岛 ,仙界疑未遥。”参见“ 蓬莱 ”。...
苕溪的意思:水名。有二源:出 浙江 天目山 之南者为 东苕 ,出 天目山 之北者为 西苕 。两溪合流,由 小梅 、 大浅 两湖口注入 太湖 。夹岸多苕,秋后花飘水上如飞雪,故名。 唐 罗隐 《寄第五尊师》诗:“ 苕溪 烟月久因循,野鹤衣製独茧纶。” 宋 苏轼 《泛舟城南会者五人》诗:“试选 苕溪 最深处,仍呼我辈不羈人。” 宋 张元干 《贺新郎·寄李伯纪丞相》词:“唤取 謫仙 平章看,过 苕溪 ,尚许垂纶否。”...
生道的意思:(1).使民生存之道。《孟子·尽心上》:“以生道杀民,虽死不怨杀者。” 晋 郤詵 《贤良策对》:“以生道杀之者,虽死不贰;以逸道劳之者,虽勤不怨。”(2).生长在道路上。 唐 卢照邻 《秋霖赋》:“青苔被壁,緑萍生道。”...
天地的意思:◎ 天地 tiāndì(1) [heaven and earth;universe;world]∶天和地。指自然界和社会天地山川。——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天地之闻。——清· 黄宗羲《原君》天地之大震动天地。——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2) [scope of operation;field of activity]∶比喻人们活动的范围(3) [nature;be tween Heaven and earth] 指天地之间,自然界天地之精也。——《吕氏春秋·慎行论》天地百法乎。——清·...
忘言的意思:(1).谓心中领会其意,不须用言语来说明。语本《庄子·外物》:“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 三国 魏 曹植 《苦思行》:“中有耆年一隐士,鬚髮皆皓然,策杖从我游,教我要忘言。” 宋 陈师道 《次韵德麟植桧》:“萧萧孤竹君,忘言理相契。” 明 陈汝元 《金莲记·就逮》:“莫笑忘言真有道,自惭搜句百无功。”(2).指不借语言为媒介而相知于心的友谊。《晋书·山涛传》:“后遇 阮籍 ,便为竹林之交,著忘言之契。” 唐 韩愈 《祭薛中丞文》:“况某等忘言斯久,知我俱深。”(3).忘其所言;不须言说。 明...
未曾的意思:[释义](副)不曾,没有(“曾经”的否定)。 [构成]偏正式:未(曾 [例句]未曾有过。(作状语)...
无生的意思:(1).不降生,不生存在世上。《诗·小雅·苕之华》:“知我如此,不如无生。” 郑玄 笺:“我,我王也。知王之为政如此,则己之生,不如不生也。”一本作“无生”。(2).佛教语。谓没有生灭,不生不灭。 晋 王该 《日烛》:“咸淡泊於无生,俱脱骸而不死。” 唐 王维 《登辨觉寺》诗:“空居法云外,观世得无生。” 明 何景明 《近寺》诗:“亦知身是妄,从此学无生。” 康有为 《七月偕铁君及家人从者居丹将敦岛灯塔》诗:“碧海苍天无尽也,教人怎不了无生?”...
仙凡的意思:(1).仙境与人间。 元 刘因 《游天城》诗:“天设限仙凡,云生失昏晓。”(2).谓仙人与凡人。 明 朱有燉 《风月牡丹仙》第三折:“秀才,你读书人,岂不知幽冥之理,仙凡之道,不可如此!” 鲁迅 《且介亭杂文二集·六朝小说和唐代传奇文有怎样的区别》:“那时还相信神仙和鬼神,并不以为虚造,所以所记虽有仙凡和幽明之殊,却都是史的一类。”(3).借喻皇宫内苑与宫外。 宋 王辟之 《渑水燕谈录·歌咏》:“ 杨文公 初为光禄丞, 太宗 颇爱其才。一日,后苑赏花宴词臣,公不得预,以诗貽诸馆阁曰:‘闻戴宫花满鬢红...
颜冉的意思:颜回 、 冉耕 的并称。二人均为 孔子 弟子,皆以德行著称。《文选·刘孝标<广绝交论>》:“ 颜 冉 龙翰凤雏, 曾 史 兰薰雪白。” 张铣 注:“虽行如 颜回 冉耕 ,德如 曾参 史鱼 ,终不云重也。” 前蜀 贯休 《上杭州令狐使君》诗:“ 颜 冉 德无邻,分忧 浙水 滨。”...
炎热的意思:◎ 炎热 yánrè[sweetering;be burning hot] 气候极热炎热的阳光...
杳杳的意思:(1).昏暗貌。《楚辞·九章·怀沙》:“眴兮杳杳,孔静幽默。”《古诗十九首·驱车上东门》:“白杨何萧萧,松柏夹广路,下有陈死人,杳杳即长暮。” 宋 欧阳修 《和徐生假山》:“阴穴覷杳杳,高屏立巉巉。” 清 方苞 《七思·兄子道希》:“春阳兮载歊,白日兮昭昭,而杳杳兮即长夜,患吾心兮若焦。”(2).幽远貌。《楚辞·九章·哀郢》:“ 尧 舜 之抗行兮,瞭杳杳而薄天。” 洪兴祖 补注:“杳杳,远貌。” 唐 柳宗元 《早梅》诗:“欲为万里赠,杳杳山水隔。” 康有为 《广艺舟双楫·体变》:“若后之变者,则万...
一致的意思:◎ 一致 yīzhì[unified;consistent;concerted;identical] 没有分歧...
莺声的意思:(1).黄莺的啼鸣声。 唐 白居易 《春江》诗:“鶯声诱引来花下,草色勾留坐水边。” 元 王逢 《题张后山西堂》诗:“柳行接陇鶯声迥,椶影涵波鹤思閒。”(2).多比喻女子宛转悦耳的语声。《水浒传》第一百回:“ 琼英 在城下鶯声娇囀,叫道:‘我乃郡主,保护大王到此,快开城门。’” 清 王韬 《淞隐漫录·白素秋》:“耳畔鶯声嚦嚦,口脂之馥直透鼻观。”...
永年的意思:(1).长寿。《书·毕命》:“资富能训,惟以永年。” 汉 傅毅 《舞赋》:“娱神遗老,永年之术。” 三国 魏 曹操 《龟虽寿》诗:“盈缩之期,不独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靳以 《泥路》:“她知道他是不会永年的,死亡时时可以唤着他。”(2).指长久。 晋 陆机 《辩亡论下》:“敦率遗典,勤民谨政,循定策,守常险,则可以长世永年,未有危亡之患也。”...
羽客的意思:◎ 羽客 yǔkè[Taoist priest] 羽士...
坐夏的意思:佛教语。僧人于夏季三个月中安居不出,坐禅静修,称坐夏。其时正当雨季,亦称“ 坐雨安居 ”。具体日期因地而异。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印度总述》:“ 印度 僧徒,依佛圣教,坐雨安居,或前三月,或后三月。前三月当此从五月十六日至八月十五日,后三月当此从六月十六日至九月十五日。前代译经律者,或云坐夏,或云坐腊。” 唐 白居易 《行香归》诗:“出作行香客,归如坐夏僧。” 唐 项斯 《坐夏僧》诗:“坐夏日偏长,知师在律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