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自题铁笛道人像赏析

自题铁笛道人像

元末明初 · 杨维桢
道人炼铁如炼雪,丹铁火花飞列缺。
神焦鬼烂愁镆铘,精魂夜语吴钩血。
居然跃冶作龙吟,三尺笛成如竹截。
道人天声閟天窍,娲皇上天补天裂。
淮南张涯人中杰,爱画道人吹怒铁。
道人与笛同死生,直上方壶观日月。

鉴赏

这首诗由元末明初的诗人杨维桢所作,名为《自题铁笛道人像》。诗中描绘了一位炼铁的道人,他将铁炼至如同雪白,火花四溅,仿佛能触及天际。炼铁时的火焰与火花,象征着道人的精神力量与创造力。诗中提到的“神焦鬼烂”、“愁镆铘”、“精魂夜语吴钩血”,都是对炼铁过程中的艰难与挑战的生动描绘。

接着,诗中描述了道人炼出的铁器发出龙吟般的声响,如同三尺长的竹笛,充满了灵性和生命力。这不仅展现了道人的技艺高超,也暗示了铁器的非凡之处。道人的声音如同来自天际,仿佛能修补天地之间的裂缝,象征着他的修为深厚,能够影响宇宙。

最后,诗中提到了淮南的张涯,一个艺术界的杰出人物,他喜爱并赞美道人用铁炼制的笛子。这不仅是对道人技艺的认可,也是对道人与笛子之间深厚情感的肯定。诗中还提到道人与笛子生死相依,共同观看着日月更替,寓意着他们之间超越了物质与时间的永恒联系。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象征手法,展现了道人高超的技艺、深邃的精神世界以及与自然和谐共存的境界,同时也表达了对艺术创造者及其作品的崇高敬意。

词语解释

补天的意思:(1).古代神话传说, 女娲 炼石补天。《淮南子·览冥训》:“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载……於是 女媧 鍊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鼇足以立四极。”后遂用作典故。亦常以喻挽回世运。 南朝 梁 陆倕 《新漏刻铭》:“业类补天,功均柱地。”《旧唐书·音乐志一》:“ 高祖 缩地补天,重张区宇,反魂肉骨,再造生灵。” 宋 黄庭坚 《和邢惇夫秋怀》之八:“许国输九死,补天鍊五色。” 清 屈复 《题元遗山<论诗>后》诗:“今古寧无炼石手,补天原不用金针。”参阅《列子·汤问》。(2).道家养生之法。 ...

道人的意思:[释义](1) (名)旧时对道士的尊称。 (2) (名)古代也称佛教徒为道人。 (3) (名)〈方〉佛寺中打杂的人。 [构成]偏正式:道(人 [例句]出家当道人。(作宾语)...

方壶的意思:(1).腹圆口方的壶。古代礼器的一种。《仪礼·燕礼》:“司宫尊于东楹之西,两方壶。” 郑玄 注:“尊方壶,为卿大夫士也。” 贾公彦 疏:“以其燕总有卿大夫士,又别有公尊瓦大两,故知方尊为此人也。”《公羊传·昭公二十五年》“国子执壶浆” 汉 何休 注:“壶,礼器。腹方口圆曰壶,反之曰方壶。”(2).传说中神山名。一名 方丈 。《列子·汤问》:“ 渤海 之东,不知几亿万里,有大壑焉……其中有五山焉:一曰 岱舆 ,二曰 员嶠 ,三曰 方壶 ,四曰 瀛洲 ,五曰 蓬莱 。” 殷敬顺 释文:“一曰 方丈 。” 汉...

画道的意思:绘画的技法。 宋 郭若虚 《图画见闻志·锺隐》:“﹝ 乾暉 ﹞善遇之,丈席以讲画道, 隐 遂驰名海内焉。”...

淮南的意思:◎ 淮南 Huáinán(1) [the middle part of Anhui Province]∶指淮河以南、长江以北的地区,特指安徽的中部(2) [Huainan]∶安徽省的地级市。位于安徽省中部偏北,面积2121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1091平方公里;人口152万,其中市区人口100万。淮南煤矿是中国主要煤炭生产基地之一...

皇上的意思:[释义](名)我国封建时代称在位的皇帝。 [构成]偏正式:皇(上 [例句]封建时代没人敢违抗皇上的命令。(作定语)...

火花的意思:[释义](名)迸发的火焰。 [构成]偏正式:火(花 [例句]迸发思想的火花。(作宾语)...

居然的意思:[释义](1) (副)表示出乎意料(不应该不可能发生的事情发生了;不容易做到的事情做到了);竟然。我真没想到他居然会做出这件事来。(作状语) (2) (副)〈书〉表示明白清楚;显然。居然可知。(作状语) [构成]附加式...

精魂的意思:◎ 精魂 jīnghún(1) [soul]∶灵魂(2) [spirit]∶精神...

炼铁的意思:◎ 炼铁 liàntiě[ironsmelting] 把铁矿石和焦炭等燃料及熔剂装入高炉中冶炼,去掉杂质而得到铁...

列缺的意思:◎ 列缺 lièquē[lightning] 指闪电。列,通“裂”,分裂。缺,指云的缝隙。电气从云中决裂而出,故称“列缺”列缺霹雳。——唐·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龙吟的意思:(1).龙鸣。亦借指大声吟啸。《文选·张衡<归田赋>》:“尔乃龙吟方泽,虎啸山丘。” 李善 注:“言己从容吟啸,类乎龙虎……《淮南子》曰:龙吟而景云至,虎啸而谷风轃。”《易·乾》“云从龙” 唐 孔颖达 疏:“龙是水畜,云是水气,故龙吟则景云出。”(2).形容箫笛类管乐器声音响亮。《初学记》卷二八引 南朝 梁 刘孝先 《咏竹诗》:“谁能製长笛,当为作龙吟。” 唐 李白 《宫中行乐词》之三:“笛奏龙吟水,簫鸣凤下空。” 元 郭钰 《和袁方茂才秋夜宴集》:“月明湖水龙吟细,云度 吴 山雁到稀。”(3)...

镆铘的意思:◎ 镆铘,莫邪 mòyé,mòyé[name of a legendary sword] 古代宝剑名不期乎镆铘。——《吕氏春秋·察今》...

人中的意思:[释义](名)人的上唇正中凹下的部分。 [构成]偏正式:人(中 [例句]用针扎一下人中。(作宾语)...

人天的意思:(1).佛教语。六道轮回中的人道和天道。亦泛指诸世间、众生。《大宝积经·被甲庄严会三》:“能为世导师,映蔽人天众;演説无所畏,我礼胜丈夫。”《魏书·释老志》:“人天道殊,卑高定分。” 唐 白居易 《看梦得题答李侍郎诗因戏和之》:“看题锦绣报琼瓌,俱是人天第一才。” 汤用彤 《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第十六章:“按佛经,行善者得人天果报。”(2).人间与天上。《晋书·陆云传》:“ 帝尧 昭焕而道协人天, 西伯 质文而 周 隆二代。” 郭沫若 《Lobeniche的塔》:“横的自然观和纵的道义感要构成一个新的...

日月的意思:◎ 日月 rìyuè(1) [life;livelihood]∶生计;生活舒心的日月(2) [sun and moon]∶太阳和月亮...

三尺的意思:◎ 三尺 sānchǐ(1) [sword]∶指剑,剑约长三尺,故以“三尺”为剑的代称(2) [laws and statutes written on three-foot bamboo strips]∶指法律。古时把法律条文写在三尺长的竹简上,故称法律为“三尺法”,简称“三尺”臧使者枉用三尺,以仇一言之憾。——明· 高启《书博鸡者事》...

上天的意思:◎ 上天 shàngtiān(1) [rise into sky]∶进入天空,进入太空飞机早已上天多时(2) [pass away]∶婉辞,指人死亡(3) [Providence]∶古时指天上主宰万物的神上天有眼(4) [sky]∶天空;天上...

上方的意思:(1).前面。《史记·滑稽列传禇少孙论》:“﹝臣﹞窃不逊让,復作故事滑稽之语六章,编之於左……以附益上方 太史公 之三章。”(2).古代阴阳五行家指东方和北方。《汉书·翼奉传》:“上方之情乐也,乐行姦邪,辰未主之。” 颜师古 注引 孟康 曰:“上方谓北与东也,阳气所萌生,故为上。”(3).天上;上界。《云笈七籤》卷二二:“上方九天之上,清阳空虚之内,无色无象,无形无影。” 元 郑廷玉 《忍字记》楔子:“有上方贪狼星,乃是第十三尊罗汉,不听我佛讲经説法。”《金瓶梅词话》第六十七回:“此物出於西域,非人间可...

死生的意思:...

天声的意思:(1).天上的声响,如雷声、风声等。 汉 扬雄 《甘泉赋》:“登 长平 兮雷鼓礚,天声起兮勇士厉。” 唐 李白 《古风》之七:“去影忽不见,回风送天声。”(2).指佛音。 唐 孟郊 《读经》诗:“海萍国教异,天声各泠泠。”(3).比喻盛大的声威。 汉 班固 《封燕然山铭》:“下以安固后嗣,恢拓境宇,振大 汉 之天声。” 唐 崔日用 《奉和圣制送张说巡边》:“暂劳期永逸,赫矣振天声。” 章炳麟 《民报纪念祝词》:“自兹以后,惟不懈益厉,为民斗杓,以起征胡之鐃吹,流大 汉 之天声。”...

天窍的意思:谓天然的颖悟。 明 唐顺之 《胡贸棺记》:“ 贸 於文义不甚解晓,而独能为此,盖其天窍使然。”...

娲皇的意思:即 女娲氏 。 唐 王勃 《七夕赋》:“ 媧皇 召 巨野 之龙, 庄叟 命 雕陵 之鹊。” 宋 秦观 《代贺坤成节表》:“断鼇立极,追配於 媧皇 ;用楫济川,责成於 傅説 。” 清 黄遵宪 《己亥杂诗》:“篱边兀坐村夫子,极口 媧皇 会补天。”参见“ 女媧氏 ”。...

吴钩的意思:亦作“吴鉤”。钩,兵器,形似剑而曲。 春秋 吴 人善铸钩,故称。后也泛指利剑。 晋 左思 《吴都赋》:“军容蓄用,器械兼储; 吴 鉤 越 棘,纯钧湛卢。” 唐 卢殷 《长安亲故》诗:“ 楚 兰不佩佩吴鉤,带酒城头别旧游。” 叶剑英 《重读<论持久战>》诗:“一篇《持久》重新读,眼底吴钩看不休。”参见“ 吴鸿 ”。...

跃冶的意思:(1).《庄子·大宗师》:“今之大冶铸金,金踊跃曰:‘我且必为鏌鋣。’大冶必以为不祥之金。” 成玄英 疏:“夫洪鑪大冶,鎔铸金铁,随器大小,悉皆为之。而鑪中之金,忽然跳躑,殷勤致请,愿为良剑,匠者惊嗟,用为不善。”后以“跃冶”比喻自以为能,急于求用。 明 汤显祖 《大司马新城王公祖德赋》:“异海蜃之幻物,岂跃冶而为人。” 清 平步青 《霞外攟屑·时事·言道著》:“第时事孔艰,上以实求,庶下以实应,詔书所列,非跃冶之金所可滥竽其际。”(2).指乐于接受锻炼而成良器。 宋 范仲淹 《金在熔赋》:“昔 丽...

直上的意思:(1).方位词。上,上面。用于名物词之后。 元 无名氏 《渔樵记》第二折:“头直上乱纷纷雪似筛,耳边厢颯剌剌风又摆。” 元 李景贤 《刘行首》第二折:“我身穿着百衲袍,腰缠着碌簌绦。头直上丫髻三角。”(2).向上,向前。 唐 丘为 《寻西山隐者不遇》诗:“絶顶一茅茨,直上三十里。”《古今小说·宋四公大闹禁魂张》:“ 侯兴 与浑家都搬将入去,直上去赶。”...

神焦鬼烂的意思:形容东西破旧、糟糕不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