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答方誉子枉顾草堂留赠之作次原韵(其一)
明末清初 · 屈大均
峰是罗浮最小孙,草堂须傍蒋山尊。
遗民君莫求南越,故国吾将老白门。
但使蒿藜三径在,敢言兰芷一家存。
水仙苗裔惟哀怨,皓首骚经厌讲论。
遗民君莫求南越,故国吾将老白门。
但使蒿藜三径在,敢言兰芷一家存。
水仙苗裔惟哀怨,皓首骚经厌讲论。
鉴赏
这首诗由明代末年至清代初期的诗人屈大均所作,名为《奉答方誉子枉顾草堂留赠之作次原韵(其一)》。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以及对过往岁月的怀念与感慨。
首联“峰是罗浮最小孙,草堂须傍蒋山尊”,以罗浮山的小峰和蒋山为喻,形象地描绘了草堂的位置,同时也隐含着对友人来访的喜悦之情。罗浮山是中国著名的道教名山之一,而蒋山则可能是指南京的紫金山,这里通过对比,既展现了自然景观之美,也暗含了对友人身份或地位的尊重。
颔联“遗民君莫求南越,故国吾将老白门”中,“遗民”指流亡在外的百姓,“南越”即南方边远之地,“故国”指故乡,“白门”则是指南京城门,这里表达了诗人对于家乡的思念以及对于自己晚年生活的安排,暗示了对过去岁月的不舍和对未来的某种期待。
颈联“但使蒿藜三径在,敢言兰芷一家存”运用了典故,以“蒿藜”和“兰芷”分别象征贫贱和高洁,表达了诗人即使身处困境,也不忘保持高洁品质的决心,同时也体现了对友情的珍视。
尾联“水仙苗裔惟哀怨,皓首骚经厌讲论”中,“水仙”在这里可能指的是诗人自己,因为“水仙”在中国文化中常被用来比喻文人雅士,“苗裔”则暗示了传承之意。“皓首”表示年老,“骚经”指的是《楚辞》,这里表达了诗人对文学创作的热爱以及对年华逝去的感慨,同时流露出一种对知识和文化的执着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凝练,通过对自然景物、历史典故的巧妙运用,表达了诗人对友情、家乡、个人品质以及文学创作的深刻思考和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