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聂侍郎子述(其二)
宋 · 崔与之
吴蜀相通一水长,闻公西土意差彊。
人谋合处天心顺,民力宽时国势张。
参井光芒摇戟纛,关河事业耀旂常。
雪山自是西人重,赤舄归来早趣装。
人谋合处天心顺,民力宽时国势张。
参井光芒摇戟纛,关河事业耀旂常。
雪山自是西人重,赤舄归来早趣装。
注释
吴蜀:指吴地和蜀地,古代中国的两个重要区域。意差彊:意志更为坚强。
人谋:人的智谋。
天心:天意,自然规律或上天的旨意。
民力宽时:百姓生活宽裕的时候。
国势张:国家形势强大。
参井:星宿名,象征军事力量。
戟纛:古代军旗。
关河:边关和河流,代指疆域。
事业耀旂常:功业如同旗帜般鲜明。
雪山:可能指特定的雪山,也可能泛指西部的高山。
赤舄:红色官靴,古代高级官员的标志。
早趣装:早早准备行装归来。
翻译
吴蜀两地通过一条长长的江水相连,听说您在西部地区意志更加坚定。人的智慧和计划与天意相合,国家在百姓得到宽裕时气势更盛。
星辰的光辉照耀着战旗,边关河山的功业显赫。
雪山对西部人来说意义重大,期待您早日穿着红色官靴归来,准备迎接新的使命。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崔与之所作的《送聂侍郎子述(其二)》。诗中表达了对聂侍郎前往西部任职的期许和对其治政才能的赞赏。首联“吴蜀相通一水长,闻公西土意差彊”描绘了两地相连的地理形势,暗示聂侍郎将带着坚定的决心去西部地区。颔联“人谋合处天心顺,民力宽时国势张”赞扬了聂侍郎的智慧和仁政,认为他的决策符合民心,国家因此有望繁荣昌盛。
颈联“参井光芒摇戟纛,关河事业耀旂常”运用象征手法,以星象和军事旗帜的光芒比喻聂侍郎的威望和成就,预示他在西部边疆将有所作为。尾联“雪山自是西人重,赤舄归来早趣装”表达了对聂侍郎完成使命后凯旋而归的期待,同时也流露出对西部人民的重视。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送别为背景,通过赞美和鼓励的方式,展现了诗人对聂侍郎的深厚情谊以及对其治政理念的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