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参政周公赴台中丞任
云收瘴海怀霖雨,月满乌台候法星。
五管山河归节度,百蛮草木被威灵。
还朝先把贤书奏,榜下悬知有九龄。
鉴赏
这首诗是元末明初诗人陈谟所作的《送参政周公赴台中丞任》。诗中描绘了省垣榕桂的青翠与紫薇花开的秋日景象,以自然之景衬托出对友人即将前往台湾任职的离别之情。
首联“省垣榕桂青复青,紫薇花发秋冥冥”以榕树和桂花的常绿与紫薇花的秋日绽放,营造出一种虽季节更迭但生机不减的氛围,暗喻友人不论何时何地都能保持清正高洁的品质。
颔联“云收瘴海怀霖雨,月满乌台候法星”运用象征手法,将“瘴海”比喻为友人即将面临的艰难环境,“霖雨”象征着友人的恩泽与贡献,“乌台”则借指官署,暗示友人将在此施展才华,而“法星”则寓意公正与法律的光辉,表达了对友人公正执法、为民谋福的美好祝愿。
颈联“五管山河归节度,百蛮草木被威灵”进一步描绘了友人治理地方的宏图大略,不仅指其管辖范围广阔,也体现了其治国理政的智慧与能力,使地方百姓得以安居乐业。
尾联“还朝先把贤书奏,榜下悬知有九龄”表达了对友人归朝后能及时向朝廷献策,以及对其治绩的期待,其中“九龄”典故出自《史记》,意指年少有为,预示友人未来成就非凡。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自然景观的描绘与象征手法的运用,既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又寄托了对其赴任后的美好期许,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对友人的深切关怀。
词语解释
百蛮的意思:古代南方少数民族的总称。后也泛称其他少数民族。《诗·大雅·韩奕》:“以先祖受命,因时百 蛮 。” 毛 传:“因时百 蛮 ,长是 蛮 服之百国也。”《汉书·外戚传下·孝成许皇后》:“方外内乡,百 蛮 宾服,殊俗慕义,八州怀德。”《旧唐书·辛替否传》:“千里万里,贡赋於郊;九夷百 蛮 ,归款於闕。” 元 汤式 《赏花时·送人回镇淮安》曲:“铁瓮金墉壮九关,铜柱楼船控百 蛮 , 江 汉 静波澜。” 清 陈玉树 《乙未夏拟李义山重有感》诗:“ 越 甲鸣君情共愤,百 蛮 终献吉光裘。”...
草木的意思:(1).指草本植物和木本植物。《易·坤》:“天地变化,草木蕃。” 唐 韩愈 《送李愿归盘谷序》:“ 太行 之阳有 盘谷 , 盘谷 之閒,泉甘而土肥,草木藂茂,居民鲜少。” 明 刘基 《<悦茂堂诗>序》:“故人不得其性则痛,鸟兽不得其性则瘏,草木不得其性则萎以枯。”(2).指荒野。《韩非子·说疑》:“此十二人者,或伏死於窟穴,或槁死於草木,或飢饿於山谷,或沉溺於水泉。”(3).比喻卑贱。多用作自谦之词。 唐 陈子昂 《谏刑书》:“臣草木微品,天恩降休,伏刻肌骨,不敢忘捨。” 宋 苏轼 《笏记》之一:...
法星的意思:(1).星名。北斗七星第二星天璇的别名。《晋书·天文志上》:“北斗七星在太微北…… 石氏 云:‘第一曰正星,主阳德;天子之象也。二曰法星,主阴刑,女主之位也。’”(2).星名。荧惑星的别名。《文选·刘孝标<辨命论>》:“ 宋公 一言,法星三徙。” 李善 注引《广雅》:“荧惑谓之罚星,或谓之执法。” 唐 刘禹锡 《早秋送台院杨侍御归朝》诗:“鷙鸟得秋气,法星悬火旻。” 清 钱谦益 《送詹叶二御史赴南台》诗之二:“法星近炤江天畔,寂寞衡茅觉夜明。”...
归节的意思:古代使者持节出使,完命后还节于君。《汉书·汲黯传》:“臣谨以便宜,持节发 河内 仓粟以振贫民。请归节,伏矫制辠。” 南朝 宋 鲍照 《还都口号》:“驰霜急归节,幽云惨天容。”...
还朝的意思:返回朝廷。《宋书·江夏文献王义恭传》:“二十九年冬,还朝,上以御所乘苍鹰船上迎之。” 元 吴澂 《贾侯修庙学颂》:“ 至大 二年,还朝拜户部尚书。”《儒林外史》第一回:“入了 浙江 境,才打听得 危素 已还朝了。”...
节度的意思:◎ 节度 jiédù(1) [official]∶官名。三国吴孙权始置,掌管军粮。至唐以后则为领兵之官。即节度使(2) [administer]∶管辖,管理南唐为 奉化军节度。(军,区划名称。)—— 宋· 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 节度 jiédù(1) [be moderate in]∶节制调度;部署(2) [rule]∶规则;分寸日月之行,有常节度...
九龄的意思:(1).九岁。 汉 扬雄 《法言·问神》:“育而不秀者,吾家之 童乌 乎?九龄而与我玄文。” 晋 陶潜 《责子》诗:“ 通 子垂九龄,但念梨与栗。”(2).指九十岁。语本《礼记·文王世子》:“ 文王 谓 武王 曰:‘女何梦矣?’ 武王 对曰:‘梦帝与我九龄。’ 文王 曰:‘女以为何也?’ 武王 曰:‘西方有九国焉,君王其终抚诸。’ 文王 曰:‘非也!古者谓年龄,齿亦龄也。我百、尔九十,我与尔三焉。’ 文王 九十七乃终, 武王 九十三而终。” 郑玄 注:“九龄,九十年之祥也。”后引申为长寿。 唐 殷寅...
霖雨的意思:◎ 霖雨 línyǔ(1) [long-continued heavy rain]∶连绵大雨(2) [bounties bestowed by a monarch or an official]∶比喻恩泽...
冥冥的意思:◎ 冥冥 míngmíng(1) [dim]∶不明亮天色冥冥杳以冥 冥。——《楚辞·屈原·涉江》薄暮冥冥。——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2) [benighted]∶指人不明事理(3) [high and far space]∶形容高远;深远鸿飞冥冥(4) [hades]∶迷信的人指有鬼神暗中起作用的境界...
山河的意思:[释义](名)大山和大河,指国家或国家某一地区的土地。 [构成]并列式:山+河 [例句]建设锦绣山河。(作宾语)...
省垣的意思:◎ 省垣 shěngyuán[provincial capital] 省会;省城鏖战六日夜,卒复省垣...
书奏的意思:指书简、奏章等。《史记·儒林列传》:“ 宽 为人温良,有廉智,自持,而善著书、书奏,敏於文,口不能发明也。”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文章》:“书奏箴铭,生於《春秋》者也。” 王利器 集解:“《文心雕龙·书记》篇:‘书者,舒也,舒布其言,陈之简牘,取象於《夬》,贵在明决而已。’又《奏启》篇:‘奏者,进也,言敷於下,情进於上也。’” 唐 元稹 《刘君墓志铭》:“凡 乌 之战阵、谋取、案牘、书奏之事,皆咨之。” 宋 曾巩 《<类要>序》:“其在朝廷五十餘年,常以文学谋议为任,所为赋颂、铭碑、制詔、册命...
台候的意思:敬辞。用于问候对方寒暖起居。 宋 欧阳修 《与韩忠献王书》:“冬序始寒,不审台候动止何似?” 宋 苏轼 《与杨元素书》:“比日履兹微凉,台候何似?”...
威灵的意思:◎ 威灵 wēilíng(1) [prestige]∶声威;威势广耀威灵(2) [gods]∶神灵...
五管的意思:(1).指五脏的腧穴。《庄子·人间世》:“会撮指天,五管在上。” 郭象 注引 李颐 云:“管,腧也。五藏之腧皆在上。” 康有为 《大同书》甲部第一章:“曲僂发背,上有五管。”(2).指今 岭南 地区。 唐 称 广 、 桂 、 容 、 邕 、 安南 五府为 岭南 五管。 唐 韩愈 《刘生诗》:“昔鬚未生今白头,五管歷徧无贤侯。”《旧唐书·地理志四》:“ 永徽 后,以 广 、 桂 、 容 、 邕 、 安南府 ,皆隶 广府 都督统摄,谓之五府节度使,名 岭南 五管。” 宋 苏轼 《次韵刘湜峡山寺见寄》:“应...
乌台的意思:指御史台。 唐 姚合 《和门下李相饯西蜀相公》:“乌臺情已洽,凤阁分弥浓。” 金 郭宣道 《送同舍张耀卿补掾中台》诗:“关心 雁塔 功名晚,试手乌臺岁月忙。” 清 龚自珍 《己亥杂诗》之八八:“怪道乌臺牙放早,几人怒马出 长安 。”参见“ 乌府 ”。...
贤书的意思:语本《周礼·地官·乡大夫》:“乡老及乡大夫羣吏献贤能之书于王。”贤能之书,谓举荐贤能的名录,后因以“贤书”指考试中式的名榜。 宋 洪适 《回傅解元状》:“造牓外臺,占贤书而独步。” 明 沉德符 《敝帚轩剩语·汪徐相仇》:“ 汪 归应试,即以是年登贤书。” 清 赵翼 《外孙金皋京闱发解喜赋》:“喜听星邮报,贤书捷鹿鸣。” 陈夔龙 《梦蕉亭杂记》卷一:“弱冠幸登贤书,南宫屡次报罢,幸而获售,已近中年。”...
悬知的意思:料想;预知。 北周 庾信 《和赵王看伎》:“悬知曲不误,无事畏 周郎 。”《太平广记》卷七一引《玄门灵妙记》:“法之效验,未敢悬知。” 宋 秦观 《和东坡红鞋带》:“悬知百年事已定,却笑列仙形甚臞。” 明 吴承恩 《移竹寺中得诗》之四:“悬知此君意,亦自要狂夫。”...
月满的意思:(1).月圆。《释名·释天》:“望,月满之名也。”《后汉书·丁鸿传》:“閒者月满先节,过望不亏,此臣骄溢背君,专功独行也。” 李贤 注:“月满先节谓未及望而满也。” 唐 骆宾王 《秋晨同淄川毛司马秋·秋月》:“云披玉绳浄,月满镜轮圆。” 元 杨维桢 《璚花珠月二名姬》诗:“月满十分珠有价,花开第一玉无瑕。”(2).比喻幸福团聚。 宋 陆游 《八月十四夜三叉市对月》诗:“明年万事不足论,但愿月满人常健。”(3).足月。指胎儿在母体中成长的月份已满。 晋 干宝 《搜神记》卷十:“先时有 张嫗 者,尝往...
瘴海的意思:(1).指南方海域。 唐 翁绶 《行路难》诗:“双轮晚上铜梁雪,一叶春浮瘴海波。” 明 杨慎 《宿金沙江》诗:“岂意飘零瘴海头, 嘉陵 回首转悠悠。” 清 张际亮 《迁延》诗:“舟山鬼泣君知否,无数楼船瘴海间。”(2).指南方有瘴气之地。《旧唐书·萧遘徐彦若等传论》:“逐 徐 薛 於瘴海,置 綮朴 於巖廊。” 唐 卢纶 《夜中得循州赵司马侍郎书因寄回使》诗:“瘴海寄双鱼,中宵达我居;两行灯泪下,一纸 岭 南书。” 宋 王庭珪 《送胡邦衡之新州贬所》诗:“名高北斗星辰上,身堕南州瘴海间。”...
紫薇的意思:(1).花木名。又称满堂红、百日红。落叶小乔木,树皮滑泽,夏、秋之间开花,淡红紫色或白色,美丽可供观赏。 明 何景明 《查城十五夜对月》诗:“去年当此夜,坐对紫薇间。”(2).见“ 紫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