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子瞻题长安王氏中隐堂五首(其一)
宋 · 苏辙
秦中胜岷蜀,故国不须归。
甲第春风满,巴山昼梦非。
竹深啼鸟乱,花落晚蜂飞。
我欲西还去,敲门慎勿违。
甲第春风满,巴山昼梦非。
竹深啼鸟乱,花落晚蜂飞。
我欲西还去,敲门慎勿违。
注释
秦中:指秦地,古代中国的一部分。故国:故乡,指诗人原来的居住地。
甲第:豪门贵族的宅第。
春风:春天的风,象征美好的氛围。
巴山:泛指四川一带的山脉。
昼梦:白天的梦境,可能指对家乡的思念。
竹深:竹林幽深。
啼鸟:鸟儿鸣叫。
花落:花瓣飘落。
晚蜂:傍晚的蜜蜂。
西还:向西返回。
敲门:敲击门扉。
慎勿违:务必不要误会。
翻译
秦中的风光胜过岷蜀,故乡已经无需再回。豪门贵族的府邸春意盎然,我在巴山的白日梦不再是真实的。
竹林深处鸟儿纷乱啼叫,傍晚时分花落引来蜜蜂飞舞。
我打算向西返回,敲门时请千万留意别误以为是陌生人。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辙的《次韵子瞻题长安王氏中隐堂五首(其一)》。诗人通过描绘秦中的美景,表达了对故国的眷恋和对长安生活的满意。"秦中胜岷蜀"一句,赞美了秦地超过蜀地的优美风光。"故国不须归"流露出诗人对眼前的舒适生活感到满足,不愿轻易离开。
"甲第春风满"描绘了春天充满富贵人家的景象,显示出长安的繁华。"巴山昼梦非"则暗示了诗人之前可能有过对故乡的思念,但现实中的长安生活让这些梦境变得不再遥不可及。
"竹深啼鸟乱,花落晚蜂飞"两句,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展现了宁静而生机盎然的环境,进一步强化了诗人对长安的喜爱之情。
最后,诗人表达了自己的决定:"我欲西还去,敲门慎勿违",他想回到自己的内心深处,但又提醒自己在享受长安生活时要珍惜当下,不要轻易改变。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景寓情,表达了诗人对长安生活的深深留恋和对故国的微妙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