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后寻边三首(其三)
唐 · 李山甫
风怒边沙迸铁衣,胡儿胡马正骄肥。
将军对阵谁教入,战士辞营不道归。
新血溅红黏蔓草,旧骸堆白映寒晖。
胸中纵有销兵术,欲向何门说是非。
将军对阵谁教入,战士辞营不道归。
新血溅红黏蔓草,旧骸堆白映寒晖。
胸中纵有销兵术,欲向何门说是非。
翻译
狂风怒吼,边疆的沙尘冲击着铁制战甲,胡人和他们的马匹正趾高气昂。面对敌阵,将军询问谁能进入战场,战士们告别军营却不提回家之事。
新鲜的鲜血洒在红色的蔓草上,陈旧的尸骨堆积在寒冷的阳光下。
即使胸中有消弭战争的方法,又能向何处去陈述这是非对错?
鉴赏
这是一首描绘战场图景和士兵心境的诗。开篇“风怒边沙迸铁衣,胡儿胡马正骄肥”两句,形象地描述了战场上的激烈气氛,以及敌方士兵及其战马的强壮与傲慢。这不仅展现了战争的紧张情势,也反映出敌人的自信与挑衅。
接着,“将军对阵谁教入,战士辞营不道归”两句,则转向我方的情况。这里的“将军对阵”可能指的是准备迎战的情景,而“谁教入”则表达了一种迷茫和无从下手的感觉。这与“战士辞营不道归”相呼应,反映出士兵们对于未知的恐惧,以及他们不愿返回营地的坚决态度。
第三部分,“新血溅红黏蔓草,旧骸堆白映寒晖”,则是对战场上鲜血与白骨的生动描绘。这里通过鲜血染红了草地,而过去战争留下的白骨在寒冷的阳光下显得更加触目惊心,凸显出战争的残酷和毁灭。
最后,“胸中纵有销兵术,欲向何门说是非”两句,表达了诗人内心对于战争艺术或策略的思考,以及想要找寻一个出口来讨论这些是与非的渴望。这里的“胸中纵有销兵术”可能暗示着诗人对军事战略有一定的理解和看法,而“欲向何门说是非”则表现出一种寻求发声和讨论的愿望,但又陷入了迷茫,不知该向谁倾诉。
总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示了战争的残酷与士兵的复杂心情,也折射出了诗人对于战争本质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