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启南与余约游金陵而先余至又先余归尝闻余谈义兴山水之胜故舍大江与丹阳而不事竟取道于兹将审余之说也因诗以送之
明 · 史鉴
草绿莺啼淮水流,柳花如雪暗行舟。
来期自信成先后,为客那堪有去留。
此地片时还独住,他山佳处已曾游。
东归若遇乡人问,春尽乘潮下石头。
来期自信成先后,为客那堪有去留。
此地片时还独住,他山佳处已曾游。
东归若遇乡人问,春尽乘潮下石头。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友人沈启南游金陵的叙述与感慨,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友情的珍视。
首联“草绿莺啼淮水流,柳花如雪暗行舟”,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一幅春日江南水乡的画卷:绿草茵茵,黄莺啼鸣,淮河水缓缓流淌,柳絮如雪花般飘落,遮蔽了行船,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生机勃勃的氛围。
颔联“来期自信成先后,为客那堪有去留”,表达了诗人对沈启南行程的关切与祝福。虽然相聚的时间有限,但彼此之间的信任与理解让分别变得不那么难舍,体现了深厚的友情。
颈联“此地片时还独住,他山佳处已曾游”,通过对比,突出了沈启南对不同地方美景的探索与欣赏。在短暂的时间里独自停留,却已经游历过其他风景优美的地方,展现了他对生活的热爱与追求。
尾联“东归若遇乡人问,春尽乘潮下石头”,展望未来,诗人设想沈启南东归时的情景,如果遇到家乡的人询问,他将会如何回答。这既是对沈启南旅程的关心,也是对友情延续的一种期待。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流畅,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和对友情的深刻感悟,展现了明代文人的审美情趣和人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