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题王叔明茅山图赏析

题王叔明茅山图

明 · 贝琼
一峰插天三万丈,众峰旁联不相让。
我行未尽天下奇,王宰写山工异状。
霭霭勾曲云,苍苍溧阳树。
天高去鸟没,日落行人度。
茅君已千年,浪忆烧丹处。
犹疑风雨夜,骑虎山头遇。
平生好山独未归,山中桃花如雨飞。
相从采术定何日,长向云间瞻翠微。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壮丽的山景画卷,以王宰所绘之茅山图为蓝本,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刻感悟与赞美。开篇即以夸张之笔描绘山峰之高耸入云,三万丈之形容,既显山势之雄伟,又寓想象之无限。众峰环绕,各展异状,生动地展现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接着,诗人通过“霭霭勾曲云,苍苍溧阳树”两句,将视线拉至云雾缭绕的山间与苍翠欲滴的树木之上,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宁静的氛围。随后,“天高去鸟没,日落行人度”描绘了日暮时分,鸟儿归巢,行人渐稀的景象,进一步渲染了山林的幽静与深远。

“茅君已千年,浪忆烧丹处”则引入了仙道文化,借由对传说中茅山炼丹故事的追忆,增添了作品的文化底蕴和浪漫色彩。最后,“犹疑风雨夜,骑虎山头遇”一句,以想象中的奇遇,表达了对未知世界的好奇与向往。

尾段“平生好山独未归,山中桃花如雨飞”表达了诗人虽热爱山水,却未能亲自前往的遗憾,以及对山中春日美景的憧憬。“相从采术定何日,长向云间瞻翠微”则寄托了诗人对未来与好友共游山林,寻觅草药的美好期待,以及对自然美景长久不变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描绘了壮丽的山景,还融入了丰富的文化元素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理解和独特感受。

猜你喜欢